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會展業發展趨勢及問題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會展業發展趨勢及問題

莊朝榮  (2011/07/06)    《台經月刊第34卷第7期》

入世後開啟中國會展業的快速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經濟的進展,中國在世界工廠優勢的帶動下快速成長,其會展業也在入世後跟著迅速發展起來。近年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接著舉辦,2010年12月首屆中國會展業年會暨北京國際會展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也正式掀開了中國會展業發展的新里程碑。入世後,中外會展組織者之間的競爭、國內各會展組織者之間的競爭、會展場館相互之間的競爭、中國各會展城市之間的競爭,以及中國會展與周邊國家及世界其他國家相同會展之間的競爭會愈演愈烈。十年來,中國會展品牌經過外資會展的進入、中外會展的合作與競爭、自有品牌的崛起等三個階段,取得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顯著的進展,也是構建中國會展大國的基礎。隨著入世對中國會展業的帶動,中國會展的數量和品質都有甚大的整合與提升。過去十年來,無疑見證了中國從會展弱國到會展大國的歷史進程。

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的會展業就在全球會展業市場中異軍突起,形成了一個新興的會展業市場,入世後更促進中國展館設施水準的快速提高。有鑑於會展業的蓬勃發展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貢獻甚大,且場館設施的好壞對會展業的發展影響很大,因此,許多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無不卯足全力投資建設現代化會展中心,也就促使廈門、南京、長春、長沙、西安、青島、合肥、瀋陽、煙台、成都、武漢等市及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等會展設施,在近幾年內陸續興建完成。中國正逐漸形成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會展場館,同時培植了一批水準高、影響力比較大的展會,也造就了一些具有實力的會展集團公司。從會展的專案數、規模、總體水準和影響來看,中國已成為亞洲的會展大國,並正逐步成為亞洲地區的區域性會展中心。

 

中國會展業發展現況

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恒油財智商務服務(北京)中心高級顧問羅百輝(2010)指出,目前中國會展業有三多:會展數量多、主辦單位多、行業重複辦展多。入世後,隨著會展市場秩序的逐步規範、競爭的加劇,這三多將逐步發展為三少:會展的數量逐步減少、辦展單位愈來愈少、重複辦展現象逐漸減少,但會展規模愈來愈大,有實力、有影響、資金雄厚的辦展單位愈來愈多,品牌會展也愈來愈多。

從會展品牌的角度來看,其計畫經濟體制留存下來的,如廣交會、糖酒會、華交會等這些展會及轉型時期的品牌專業化、品牌市場化,以及從2001年APEC會展、博鼇亞洲論壇的海南定址、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大連、天津的舉辦,使中國進入了會展品牌的時代。另外以政府主辦,非政府組織主辦的全球性大會,如婦女大會、電腦大會、數學家大會、工程師大會等也一一進入中國。會展品牌的發展,如中國自主品牌的會展也跟著誕生了,如中國企業領袖峰會、亞洲財富論壇、亞太城市市長峰會等。會展的專業化水準不斷提高,國際化比例不斷提高,以及市場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亞洲財富論壇,2010)。

但中國會展業與國外主要會展大國相比,有以下五個特點:

1.會展項目持續明顯增長

就會展項目的國際比較而言,中國已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專案數僅次於美國。但是,中國的會展項目絕大多數是中小專案,規模大的專案和品牌項目屈指可數。

2.展館建設方興未艾,成為城市必要設施

近年來中國會展業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顯著現象是,在發展城市會展經濟熱潮帶動下,各地大肆興建會展場館。目前中國的會展場館數量在全世界排名在第三位,僅比美國和英國少一些。會展場館的總面積也在全世界中名列前茅,但出租率比會展發達國家要低得多。

中國會展入世後會展品牌國際化市場化政府主導專業化會展場館會展市場競爭法治體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