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從全球價值鏈之附加價值分析法探討我國金融業的角色與定位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從全球價值鏈之附加價值分析法探討我國金融業的角色與定位

張博欽  (2015/06/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6期》

隨著國際產業結構的遷移及專業分工的深化,加上經濟全球化、經濟數位化與資訊、通訊技術突飛猛進等環境因素之下,服務業貿易逐漸成為國際產業分工的重要環節,不僅帶動服務業跨越國界鴻溝的限制而擴大發展空間,更驅使各國產業的跨國競爭,從有形的商品貿易擴展至無形的服務業貿易。

在全球價值鏈的分工背景下,以附加價值方法能計算出全球貿易中,各國每一個產業真實的附加價值在國際市場中的流動過程,並反映各國真實的貿易情況,有利於客觀評價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真實收益。因此,本文利用世界投入產出資料庫,計算出我國金融業在全球價值鏈下,從附加價值反映其對內支援與對外競爭的相對位置,得以對我國金融業的角色及定位有所省思。

 

世界投入產出資料庫簡介

本文所利用的世界投入產出表,源於由歐盟委員會資助、多個機構合作研究開發的世界投入產出資料庫(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該表包含全球40個主要經濟體1995~2011年的資料,藉以反映全球主要的經濟活動,得以用來進行經濟、政策的跨國影響研究。該表的編制依據歐盟行業標準分類第一版(NACE Rev.1),分類為35個產業和部門,包含:農業部門、15個製造業部門,以及19個服務業部門(表1)。其中,該資料庫對於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tion)產業進行細分類(表2)。

 

1 世界投入產出表的產業分類

 

2 世界投入產出表中對於金融中介業的細分類

 

首先利用該資料庫,以附加價值方法計算出全球與中國、美國、日本、台灣、韓國的GDP,並藉由計算2000年與2011年五國的產業附加價值之變化,瞭解其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與金融業)等產業結構之變遷,得以初步觀察各國產業發展方向與趨勢。


全球價值鏈下,中、美、日、台、韓各產業部門附加價值的結構分析

根據世界投入產出表之資料,計算出2000年、2011年全球GDP,台灣與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的GDP,以及在全球價值鏈下,這五國農林漁牧業、製造業、服務業(與金融業)的附加價值及其占GDP比重(表3),得以瞭解2000~2011年台灣與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產業結構變化與消長。依此,得以觀察出一些現象:

全球價值鏈附加價值分析服務業貿易金融業角色電子光學出口中韓FTA服貿協議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轉型跨國供應鏈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