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由世界觀點審視台灣:台灣會展產業之現況與利基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由世界觀點審視台灣:台灣會展產業之現況與利基

採訪/創越行銷 整理/胡楷翊  (2008/01/11)    《台經月刊第31卷第1期》

廖俊 Edward Liu簡介
    歷:英國布魯內爾大學企管碩士
    職:亞洲展覽暨會議協會聯(AFECA)會長
主要經歷:新加坡會議展覽管理服務公(CEMS)總經理
     新加坡會議及展覽行業協(SACEOS)理事長
     國際展覽暨活動協(IAEE)亞洲展覽委員會主席

 

經濟部商業司推動會議展覽服務業至今已邁入第四年,政府除了致力於提升來台參與會展活動的人數,藉以提高會展活動所能帶動的相關效益外,對於國際形象的推廣也不遺餘力。本篇專題藉由訪問國外會議及展覽界權威人士,期以用世界的角度來探討台灣發展會展產業的潛力。

目前亞洲展覽的環境趨勢?

在經濟快速發展後,亞洲展覽的重心自然落在中國大陸。德國漢諾威、杜塞道夫、慕尼黑等大型展覽公司1990年代末相繼進駐中國上海,在浦東共同投資上海新國際博覽中(SNIEC),並2001年開始營運後,一年舉60多項大型展覽,在國際展覽業中聲勢扶搖直上。預計2010年,上海浦東會展中心將拓建為室內展場面20萬平方米,室外5萬平方米。由於上海擁有先進完善的硬體設備與雄厚資本,自然令亞洲其他有志發展會展產業的都市壓力備增。

但是,一個成功的展覽並不在於展場內人數的多寡,也不是看展覽館蓋得有多大、多漂亮,最重要的是目(Target)的設定要正確,能讓參展的廠商與買主找到他們想要找的,做成生意,賓主盡歡。所以雖然中國大陸有較佳的硬體,但台灣從過去舉辦過的眾多國際展覽,已經累積相當豐富的經驗,台灣的會展產業其實具備更好的條件來追求更進一步的發展。
 

不可錯過台北

您對於台灣的會展業印象是什麼?

1980年代開始,我就常常應邀來台看展、出席研討會,與台灣企業界交流。事實上,台北在國際性展覽中,已建立口碑,無論是台北電腦展或自行車展,都具有國際領導地位。尤其是電腦展,更是資訊業不可錯過的年度盛事。

一個成功的展覽,除了展覽本身外,與展覽主題相關的研討會該如何設計、研討會應該有幾場、搭配哪些休閒活動、可能參展人數該有多少、這些人的食宿與交通問題如何安排等問題,都必須縝密的規畫並執行。一流的展覽一定會吸引到一流的客戶,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會展市場。以台灣過去辦展的豐富經驗而言,藉由會展產業的發展帶動經濟成長,這絕對是可以作到且值得台灣追求的目標。

 

會展產業MICE國際展覽產業趨勢台北南港展館亞洲市場城市行銷國際競爭力展覽經濟差異化優勢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