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我國能源供應安全的規劃體系與執行架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我國能源供應安全的規劃體系與執行架構

陳奕鈞、羅博銘  (2006/10/13)    《台經月刊第29卷第10期》

我國由於自產能源有限、能源進口依存度高,就先天條件而言,能源安全度較為脆弱,一旦遇上天然災害、政治事件或是船期安排發生延遲等情況,對整體能源供應系統安全均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嚴重者甚至將威脅國防安全、投資信心及經濟發展。

根據「全國能源會議」具體結論,其中有關「能源政策之總體因應策略」的推動重點之一即為「穩定能源供應」,因此,建置符合國內能源供需情勢的預警資訊系統,進而規劃緊急情況下之各項應變機制與作法,並利用政策手段用以導引調配能源供需之合理運作,確保能源供應穩定及充足,以支持經濟民生之需求,實為現階段政府能源政策執行的重要目標。

盱衡能源主管機關為國內能源供需情勢,已初步研議我國能源供應安全預警制度及其相關因應措施。惟在瞬息萬變的當下,外在環境不斷變化,相關制度設計必須不斷加以改良修正,並隨時納入新訊息,才能使制度實際執行更臻完善;此外,為促使相關資訊的流通及整合,並配合規劃建置資訊系統,以強化預警制度的預警績效與應變機制的應變能力,則為後續進一步推動執行能源供應安全政策的重要措施。
因此,本文將先針對我國現有能源供應安全體系,做一全面性的研析,最後再提出完整的我國能源供應安全之規劃體系與應有的執行架構。

 

我國能源供應安全現行體系研析

(一)我國現行能源供應安全管理體系 

我國現行能源供應安全管理體系可彙整如1所示,目前的體系係考慮外在能源環境及能源政策措施下,規劃一個合宜的能源供需結構,並在此供需結構下,利用安全存量做為風險管理措施,並設計各項應變措施。其中外在能源環境又可分為外在限制條件,以及內在發展目標。而由1可進一步歸納我國能源政策措施之中,建構完整的能源供應鏈,以及進行有效的需求面管理是我國能源供應安全的核心系統。由於我國為高度能源進口國,是以能源供應安全體系也相對較為脆弱,因此較其他國家更需要去關注能源供應安全體系的問題。

能源供應安全多元化進口區域合作再生能源風險管理預警機制能源政策能源效率安全存量應變措施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