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細探微觀:認識股權型群眾募資獨角獸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細探微觀:認識股權型群眾募資獨角獸

楊孟芯  (2016/02/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2期》

   隨著科技創業潮的興起,創投業界出現了新名詞,凡經由私人投資者、公開市場或者企業併購估值後,金額超過十億美元之新創公司稱之為「獨角獸」。此一名詞最初是兩年前由創投業Aileen Lee所提出,她發現許多知名新創企業,例如FacebookLinkedIn的估值皆達到十億美元以上,由於此類型企業實屬少見,如同傳說中罕見的美麗生物獨角獸一般,故以此命名。自此之後,獨角獸泛指在商業界擁有吸引投資人魅力的新創公司,通常會早先一步為大環境引領風潮、創造龐大市場商機,進而撼動現存的產業生態,其中,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更被稱為超級獨角獸。

   回顧過往超級獨角獸帶來的重大變革,八年代時的思科AOL開啟了電信時代GoogleAmazon年代帶動網路世代的發展2000Facebook的興起更讓社群網站澈底風靡全球。換言之,獨角獸的出現和當代科技浪潮相輔相成,根TechCrunch分析,過去十年內,平均每年約有八家獨角獸誕生,估值超100億美元的「十角獸(decacorns)有九家,受惠2007iPhone量產上市,以2009Android系統的出現20072009年誕生的獨角獸數目最多,分別27%18%。就產業面而言,行動網路產業為最大宗。除此之外,大數據、雲端服務、企業解決方案、社群網站亦為獨角獸嶄露頭角的主要場域。

 

獨角獸的共同特徵

   據TechCrunch統計數據所示,雖然獨角獸罕見,但仍有跡可循且其特色甚為相似:
(一)創辦人年紀通常落30~40歲之間

   創辦人平均年齡經統計為34歲,20多歲的創辦人而言,只有極少數能將公司推向獨角獸的階段。通常創辦人曾有創立或經營公司之經驗為一大助力,連續創業者或在該產業具有某程度的亮眼表現者,也往往較能創造佳績。
(二)創辦人之人數通常不只一位

   85%的獨角獸都擁2~3位共同創辦人,顯示團隊合作比單打獨鬥的成果更為出色。
(三)創辦人往往具有高學歷或技術

   92%的創辦人為技術背景出身,90%以上的創辦人曾有在科技公司的工作經驗。以學歷而言,超過一半的獨角獸創辦人畢業於美國前十名的一流大學,中途輟學者比例則19%
(四)步入獨角獸的時間通常7~10

   大多數的新創公司要發展至成熟期後才有可能成為獨角獸,然而也有一些獨角獸是例外,他們通常創立時間不長,但在使用者數量、營收等方面能持續呈現爆炸性的成長。
(五)移民人口對獨角獸有重要貢獻

   TechCrunch分析指出,至少有一半獨角獸的共同創辦人為移民人口,且通常來自於加拿大、印度、伊朗、愛爾蘭或以色列等國家。

獨角獸企業創業投資超級獨角獸行動網路新創企業電子商務科技創新資本市場未來趨勢投資風險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