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再生能源競標機制之國際發展現況與未來走向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再生能源競標機制之國際發展現況與未來走向

陳俞婷、鄭柏彥  (2013/05/16)    《台經月刊第36卷第5期》

   自200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實行後,我國政府即開始積極推廣再生能源,以再生能源之均化成本計算其躉購費率,並以此固定費率躉購再生能源之電能,確保投資再生能源設備可排除風險,並且可獲得正常利潤。但有鑑於當時的太陽光電成本快速下降,並且充滿了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廠商獲取暴利,因此2011年經濟部制訂了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競標作業要點,以競標的方式決定最終廠商可獲得之費率。而在同時期法國也採用了競標機制決定太陽光電之躉購費率,其後印度、美國加州、中國也都採用了競標機制作為再生能源推廣制度的配套措施,因此實有必要探討競標機制學理、國際發展現況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競標機制理論概述

   競標機制廣泛地用於各種交易,例如:藝術品、紅酒、漁獲、農產品、公債、電力乃至於再生能源電力。且由於目前競標制度已有標準形式,因此本文首先介紹一般競標的功能、存在的要件以及標準形式,再介紹國際上常使用的再生能源競標機制。
(一)競標功能、要件及形式

1.競標功能

   競標機制最主要有三個功能:(1)加快交易速度,由於在競標時,價格可快速調整,因此若底價訂定合理,可確保交易成功(2)具有價值發現的功能,競標機制使投標者具有高度競爭性,因此較容易讓投標者心中對於商品的評價顯現出來(3)可防止賣方代理人和投標者之間的勾結,也是由於買方具有競爭性,因此賣方代理人無法與特定投標者勾結,損害賣方的利益。

2.競標要件

   在競標的要件方面,最主要是必須能夠吸引到投標者,以確保市場之競爭性,除了可能的投標者眾多之外,相似的商品數量也必須多元,才可使競標實質上具有競爭性。

   第二是商品價值或成本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若商品價值確定,那麼僅需根據其價值進行交易即可,無須競標;價值或成本不確定的來源可能是投標者對於商品評價各有不同,例如:藝術品或是紅酒。或者是賣方與投標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例如:廠商對再生能源電力的成本知之甚詳,但收購再生能源者可能無法確切瞭解。也有可能是商品未來的成本大幅變動,以致於買賣雙方都沒有辦法準確估計,因此投標者根據其承擔風險的意願進行投標。

   最後是須確保競標者具有履約能力,若常有無法履約的情況,將導致交易成本上升,且無法達到加快交易速度之功能。以印度再生能源發展為例,太陽光電競標機制在競標階段確實造成價格大幅下降30%,最低得標價0.147美元度,然而得標者的履約能力受到質疑,對於印度再生能源發展反而有負面的影響。

3.競標形式

   競標之形式眾多,但是目前在學理上已有基本的競標模式,可先區分喊價資訊是否公開,再區分喊價變動方向以及最終成交價格。

   根據喊價資訊公開與否,可分為口頭競標與密封投標,前者各個競標者可瞭解其對手的喊價,並做出下一輪的喊價。相反地,在密封投標模式中,競標者同時提交其標價,因此競標者無法瞭解其他人的標價訊息。

   口頭競標又可依據喊價變動方向分為英國標:升冪價格,以及荷蘭標:降冪價格(附注)。其中,英國標是競標者逐漸提高喊價,直到只剩一位喊價最高的競標者;荷蘭標則是標價由賣方訂定的價格逐漸下調,直到有競標者示意購買。

   密封投標則依據最終成交價格的不同,分為第一價格規則(first price rule)以及第二價格規(second price rule)。得標者均是喊價最高者,但是在第一價格規則下,最終成交金額為得標者自身的喊價;而在第二價格規則下成交價格為次高的出價。

再生能源競標機制躉購費率價格發現風險管理離岸風電太陽光電政府補貼能源政策成本控管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