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人才為何不夠或難以出頭?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人才為何不夠或難以出頭?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14/11/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11期》

人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人才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多數新技術是由傑出人才發明的,很多大企業是由傑出企業領導的,若沒有愛迪生、福特、比爾蓋茲、賈伯斯這一類的人,美國乃至世界大概不會達到今天的經濟發展。很多較不重要的創新和較小的企業,也都是由一些比一般人傑出的人才所創造或領導,甚至有不少較新和較複雜的產品,也要由比一般人更有能力的人才來生產。所以人才較少的國家不僅不易成為領導新技術和新潮流的國家,也較難從事高價值產品的生產,其經濟也就很可能不如別人。由此看來,如何擁有更多人才,似乎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
 

教育是中長期最重要的人才政策

一國要擁有更多人才主要有六種方法:(1)生更多小孩;(2)生天分更好的小孩;(3)將更高比例的小孩培養為人才;(4)讓培養出來的人才有更好的機會發展成有貢獻之人才;(5)有更好的環境及制度留住人才;(6)引進更多外國人才。這六種方法都重要,但它們的可行性、急迫性和相對重要性各不相同。

要不要生更多小孩涉及的因素很多,我國多年來出生率下降且偏低,不太可能為了有更多人才而多生育。何況即使現在開始生育,也要二十多年後才能增加可用的人才,實在緩不濟急。政府除了改善營養和醫療之外,也無法影響出生之小孩的天分。但同樣天分的小孩若可得到較合適的教育,絕對可使其天分得到更大的發揮,而更可能成為人才,但目前我國的教育顯然未能善盡培養人才的責任,所以教育是中長期來看,最為重要的人才政策。


人才的發展環境和機會是中短期的政策重點

而已由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是否能充分發揮能力,常要視其能否得到合適的環境及必要的資源或條件而定,我國目前人才似乎不足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讓人才出頭發展的環境和機會不足所造成,若有更好的環境和機會,很多現在好像平凡的人都可能成為特出的人才。因此,讓人才可以有更好的發揮機會,是目前最迫切的工作,也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若發展環境不好,人才將會外流,而外國人才也不太會想來,所以改善人才的發展環境,才是中短期人才政策的重點。


初階人才需要有提供其工作和學習機會的產業

人才的類別很多,因此也各需不同的對策來培育。本文只就初階人才、發明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這三個概略的類別來討論其重要的發展環境。先就初階的人才,也就是剛開始工作或者仍未走向發明、創業或領導管理等專業的人才來看,最需要的環境就是有產業需要他們,也就是有可以發揮其知識和潛力的工作。權威的外科醫生或基金經理人到了沒有醫院和金融的落後地區,身價還比不上更有體力撿拾獸糞的工人。台灣現在人才不值錢的原因之一,就是需要真正人才的產業不夠多。

如果某產業所需的技術層次很低,或者是從事在生產鏈中一小段產品或加工的大量生產,因而只需要很小範圍的高技術,即使產業不小,所需的真正人才卻不多,頂多是需要大量的高技術工人。台灣近年來有不少產業恰好落入這種情況,因此真正人才的工作機會不多。而有些企業則因願意當辛苦低薪之高技術工人的人也不夠多,而說台灣缺乏人才,但產業和人才事實上是相輔相成的,相互指責並無法解決目前的問題。長期而言,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也許是較根本的對策,但短期而言,產業改變和發展的可行性較高。若能發展更多新產業,能擺脫樂於從事受人控制之代工和低成本競爭的心態,就會需要更多人才,並讓更多人才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人才發展教育政策產業升級創新創業資金籌措創投基金知識服務業不動產投機股市扭曲外國人才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