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東京全員出擊喜迎奧運——大型活動之籌備及衍生之商機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東京全員出擊喜迎奧運——大型活動之籌備及衍生之商機

陳音如  (2019/07/08)    《台經月刊第42卷第7期》

   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奧運或奧運會)為西元1000年前發源於古希臘,因舉辦地點位於奧林匹亞而得名(1),而現代奧運會則1894年時由擁有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的法國男爵皮耶弗雷(Pierre de Frédy)所發起。現代奧運會(後又分再為「夏季奧運會」及「冬季奧運會」)的架構之下,尚有特殊奧林匹克運動(Special Olympics)、殘障奧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簡稱殘奧會,2)、聽障奧林匹克運動(Deaflympics)及青年奧林匹克運動(Youth Olympic Games)等四大項相關奧運會,即將到來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同時舉辦殘奧會。
 

舉辦大型活動的效益

   奧運會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大型活動,而「舉辦奧運會」幾乎是所有城市的夢想。奧運屬於大型活動(Event),常可為主辦國帶來正面的經濟效益,包含鼓勵投資、增加就業人數、刺激經濟成長、增加政府稅收GDP等效益,近年來國外已將大型活動納入會展產(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Exhibitions)的範疇,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根據詹佩文所撰寫的「國際會展產業新思維成功的策劃將帶來永續的影響力」一文顯示,大活動能幫助城市轉型,並有助於提升城市國際形象與國際能見度,同時牽動整個國家的公共建設、城市魅力及國家文化。林冠文在「給國家會展與大型盛會活動產業計畫的建言:超越國貿局與觀光局推動政策的必要想像(上篇)」更指出,大型活動能夠讓人將主辦城市、地區,在記憶中與該活動完全、緊密地聯想為一體,是地方文化軟實力的最好展現舞台。由此可見,大型活動如奧運會從準備爭取、申請、籌備到真正完成舉辦,都必須投入舉國之力,對國家形象及經濟效益都具有拉抬的效果 
 

日本藉由奧運會翻轉國際形象

   2016年在里約奧運閉幕典禮,下一屆主辦國日本推出了長達八分鐘的表演,使盡全力集合日本原創的動畫人物,諸如哆AHello Kitty、足球小將翼等,再結合日本文化呈現在全球觀眾面前,最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透過超級馬利歐的水管,從千里之外的東京直送里約閉幕式現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安倍接下奧運火炬、國際奧委(IOC)主席將會旗移交給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的那一刻起,已正式宣告東京奧運即將到來!

   而從這一刻開始,日本對舉辦奧運會投入的準備也如火如荼地開展,東京街頭隨處可見東京奧運的標識,包括計程車、市政廳外牆、贊助企業的外牆等,東京的商店內也紛紛擺出奧運吉祥物Miraitowa和殘奧吉祥Someity,個性嚴謹而認真的日本人,舉國上下早已按部就班為這場盛會做著周延的準備 

東京奧運經濟效益城市品牌智慧科技產業升級觀光業賽事門票運動產業國際形象超智能社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