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從品牌企業調查探討台灣品牌企業發展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品牌企業調查探討台灣品牌企業發展

吳曉慧  (2019/07/08)    《台經月刊第42卷第7期》

   我國企業向來專精於製造代工,隨著世界產業發展趨勢轉變,後進發展國家的廉價勞動成本與生產製造能力的提升,逐漸影響我國製造競爭力,若國內企業仍停留在代工製造,終將流於低價競爭的紅海中廝殺。對此,有些企業選擇將生產基地移往人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區域,以因應利潤下滑的困境;有些企業則積極轉型,朝向更加精密的製造領域前進。然而更有許多企業決定從代工跨入品牌,除了努力透過創新、創意為產品提升價值之外,更藉由品牌再造、形象設計等方式發展出獨特的企業價值和不可取代性,並在面對全球市場接踵而來的挑戰之餘不斷提升經營能力。
 

台灣品牌企業發展現況

   為了瞭解台灣企業發展品牌之現況,由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之經濟部品牌台灣發展計畫於2013~2018年間,持續累2,292家企業樣本的台灣品牌企業問卷調查,藉以瞭解台灣企業品牌發展輪廓。重點發現如下:
(一)台灣企業品牌發展時間較歐美企業短

   品牌發展需要時間的醞釀以及長期持續的經營,全球20大品牌企業平均經營時間超70年,超過台灣企業的兩倍以上,相較之下我國品牌企業仍處於新生成長階段(1)。

 

1  營運平均年數


(二)企業規模愈大,愈有資源投入品牌經營

   從歷年資料來看,大型企業投入品牌的比重明顯高於中小企業,顯示自有品牌的經營需要長期的投入,且企業規模愈大,較有資源能夠投入品牌經營(表1)。

 

1  自有品牌經營情形企業規模

(三)自有品牌相較於無品牌企業,更具能力經營跨不同型態客群及銷售到其他地區

   從銷售客群來看,無自有品牌企業主要經營企業客戶(79.1%),也較少同時經營消費者客(16.42%)或只經營消費者客(4.48%)。然而,自有品牌經營企業,銷售予企業型客戶比例約54.60%,同時擁有企業和終端客戶的品牌企業亦37.93%,明顯高於無品牌企業16.42%。顯示擁有自有品牌業者,對於跨越不同型態客群的能力較具彈性(2)。

品牌發展台灣企業品牌再造國際市場品牌差異化製造業品牌經營跨國經營企業規模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