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從GEM看台灣新創環境與AI時代的創業轉機
古文潔(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25/05/09) 《台經月刊第48卷第5期》
儘管台灣創業環境獲得國際高度評價,基礎建設與政策支持完善,然社會大眾的創業意願卻逐年下滑,反映出創業教育與市場開放性仍有待提升,面對這樣的矛盾現象,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轉型帶來契機。根據GEM調查顯示,台灣創業者對AI的關注與應用領先全球,尤其在健康醫療、行銷與智慧製造等領域展現潛力,成為活絡創業生態、突破現況的關鍵動能。
國內創業資源充足,然而創業熱度持續減弱的趨勢
在台灣,「創業」這個詞已不再陌生,近年來政策資源的積極投入下,創育機構、加速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同時創業環境持續獲得國際的肯定,顯現出國內的創業生態圈正朝著蓬勃發展。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創業的熱度其實在慢慢下降,雖然環境愈來愈好,但想創業的人卻愈來愈少。
為了深入了解這樣的現象,這份研究主要參考了2024年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調查報告,從各個國家的創業環境與活動來觀察全球趨勢。經過GEM對於台灣評比的結果,發現出一個矛盾現象,台灣的創業環境具有全球第三名的較高分數,但從社會整體來看,實際有創業想法、正在創業的人卻在減少,此現象反映出現階段儘管國內創業環境優渥,但無法吸引大眾投入創業的情況,社會大眾對於創業的心態、能力與社會氛圍仍需補強。
然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發展可能是打破這種僵局的關鍵,經GEM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創業者對AI的關注度遠高於國際平均水準,這表示未來AI很有機會成為創業的動力,並帶來轉變及契機。因此,本研究的重點核心在於藉由GEM調查,深入探討台灣的創業環境現況。本文將從創業環境的基礎設施、政策支持、市場開放性、創業教育等面向,分析台灣創業環境的現況與挑戰;同時探討社會大眾對創業的態度與行為變化,並說明AI如何成為下一波創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最終提出觀察結果及整合建議,以協助國內打造更具競爭力與良性發展的創業生態環境。
國內實體基礎建設、政府政策具有亮點表現,但市場開放性、創業教育仍須努力
為了深入了解創業環境的真實狀況,GEM透過專家調查(National Expert Survey, NES),邀請產官學各界的專業人士,針對台灣創業條件進行評分。這些專家來自不同領域,包括金融、政策、教育、科技、基礎設施等,共同從九大面向來評估台灣是否適合創業。根據2024年的調查結果,台灣整體創業環境評分為6.3分,在全球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一,且這個成績跟2022年相比有相同的排名,顯示台灣的創業環境穩定而持續進步。以下是幾個觀察結果:
(一)實體基礎建設全球第一,國內已具備合理、友善的創業環境
「實體基礎建設」連續多年是台灣最強項目,得分高達8.3分,是全球第一名。國內的網路、電話等通訊服務非常普及、穩定又便宜,對新創來說相當友善;而水電等基本公共設施的費用也合理,不會成為創業的負擔。
GEM調查、AI創業、創業意願、創業教育、市場開放性、創業政策、新創生態圈、生成式AI、數位轉型、創業動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