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乘勢崛起創新局 台灣產業怎麼贏——產業發展綱領後我國產業政策新思維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乘勢崛起創新局 台灣產業怎麼贏——產業發展綱領後我國產業政策新思維

劉靜容  (2011/10/06)    《台經月刊第34卷第10期》

為配合當前產業發展潮流及創新之需求,並因應「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中,租稅優惠於2009年底落日,行政院於同年4月16日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作為接續政策,其中訂定「產業創新條例」的研發、人才培育、營運總部,以及國際物流配銷中心等四項功能性租稅獎勵,主要內容包括針對創新活動的補助與輔導、無形資產流通及運用、產業人才資源發展、促進產業投資、建構產業永續發展環境、資金協助、租稅優惠、產業園區之設置管理、工業專用港及工業專用碼頭之設置管理、營運總部及擴廠之輔導及罰則等,並於2010年5月12日公布施行。

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第四條規定,於產創條例公布施行後一年內,行政院應提出「產業發展綱領」,故行政院於2011年5月9日依據產創條例之規定頒布產業發展綱領,揭示未來十年各產業發展策略方向,以作為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產業發展方向及計畫之依據。為瞭解我國面臨目前國內外發展潮流與趨勢,產業未來如何突破創新贏得先機以維繫競爭力,本文自我國未來十年產業發展追求的願景及目標出發,瞭解2020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之整體概念;其次將焦點鎖定產業發展綱領,探討各項推動發展計畫應遵循之基本原則,如何使產業發展方向與整體國家發展目標並行不悖,確保產業競爭之優勢;最後闡述產業發展面臨之關鍵議題及策略,釐析如何透過發展新思維,開拓台灣產業政策史上的新紀元。

 

擘劃未來十年產業願景

我國產業政策發展之歷史悠久,過去40多年來,產業政策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位居舉足輕重之要角。由於產業發展問題甚多,過去政府為協助產業發展,均能自全面性、整體性、前瞻性的角度,配合新的競爭環境評估當前國內之能量及發展模式,針對產業問題進行大方向探討,激發新思維並進行多面向的產業政策規劃,以提出相關措施。近年來,隨著全球區域經濟不斷整合,加以金融海嘯過後加快產業洗牌重組的腳步,台灣產業面臨著全球的競爭。因此,於2010年第七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中,為順應全球外在環境的變遷,以及促進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由經濟部規劃「經濟部2020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其中產業範疇主要針對製造業、製造業相關之技術服務業,以及經濟部主管之服務業。

根據經濟部2020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將以「創新經濟,樂活台灣」作為願景目標,未來的關鍵十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除了針對傳統產業在既有產值下讓品質提升,更應透過技術的創新、高新產品的開發及營運模式的改善、發展自主品牌,並改善生產環境等面向,協助傳統產業在質與量上全面升級;因此,將朝「傳統產業全面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推動」及「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國際化科技化」等三大主軸勾勒出國內產業發展藍圖,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依循著未來我國產業三大發展主軸,希望2020年前達成「台灣整體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由2009年23%提升至28%;「台灣整體產業無形資產占固定資本形成比重」由2009年8%提升至15%;「新興產業占整體製造業實質產值」由2009年4%提升至30%等目標(表1)。此外,經濟部具擬出「厚植產業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優勢」、「因應節能減碳潮流,促進產業綠色成長」、「全面強化製造產業競爭要素,提升附加價值」、「提升商業創新力,創造服務產業競爭力」、「擴大經營國際化,開創服務新視野」,以及「調整產業人力結構,並兼顧就業」等七大策略(圖1),以期提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並擴大國內的就業機會。

產業創新條例產業發展綱領永續發展製造業升級服務業科技化新興產業區域平衡發展創新經濟產業政策附加價值提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