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2017年中國大陸經濟展望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2017年中國大陸經濟展望

林祈昱、謝心遠  (2017/01/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1期》

   2016年是中國大陸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但中國經濟處於緩步下降階段,加以國際情勢充滿變化,歷經英國脫離歐洲效應、川(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其不確定因素將牽動中國大陸未來的經濟走向。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2017年中國大陸的總體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外貿持續衰退。大陸政府將繼續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把經濟成長動能從投資導向轉為國內需求以及增加民間消費,並持續推動國營企業改革、城鎮化、內陸發展等目標。

   隨著美國新任總統川普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中國大陸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政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RCEP)、亞太自由貿易(FTAAP),爭取主導東亞區域經貿合作201610月中國共產黨18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簡稱「六中全會」)確立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即「習核心」),明確了習近平仍將2017年中國共產19大換屆人事改選後掌握全局,未來能否順利調整自身經濟結構的困境,並妥善因應變化多端的國際情勢,皆為中國大陸的經濟前景增添變數。

 

近期重大政策與事件

   近期影響中國大陸經濟的重大政策,包括處於調結構的關鍵期,對內要化解產能過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外則呈現進出口貿易衰退,但貿易順差擴大的狀況。且隨著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SDR),象徵步入國際化的進程。然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以貿易保護主義取代經濟全球化,從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場合呼籲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來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來看,中國向世界展示了推進全球化的信心,積極從推行「一帶一路」RCEPFTAAP來完善對外開放布局,進而爭取主導東亞區域經貿合作。
(一)延續「十三五」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理念

   20163月中國大陸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勾勒2016~2020年的社會與經濟發展藍圖,基本上遵循「十二五規劃」的架構,並以推動結構調整轉型的方針來因應經濟成長趨緩、環境汙染惡化、財政風險增加以及社會集體抗爭運動出現等議題。十三五規劃訂立未來五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得低6.5%、國內生產毛(GDP)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要2010年增長兩倍、讓中國大7,0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並提600個貧困縣經濟發展等目標,以縮減區域發展落差和貧富不均,達到社會的公平正義。

   「十三五規劃」核心圍繞在「全面建構小康社會」,希望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並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五大架構。在五大架構下,建立以創新驅動發展、優化現代產業、農業現代化與拓展網路經濟空間等新創產業為發展主軸,期待以創新與綠能來推動中國大陸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由二級產業轉向三級產業主導,消費型態由物質型轉向服務型消費。

   2017年中國大陸將延續「十三五規劃」以及「中國製2025」的理念,著重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創新,鼓勵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與新型創業之培育。估計在「人口紅利、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智慧中國」的訴求下,中國將會致力於電子資訊產業、機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環保節能裝備、農業開發、農機裝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智慧城市等產業的發展。
(二)中國大陸外貿衰退,但貿易順差擴大

   由於全球貿易需求持續疲弱,加上國內的生產成本上揚造成國際訂單大量流失,讓中國大陸在20161~10個月的進出口總值2015年同期下1.9%,其中出口下1.6%,進口下2.3%1)。

中國經濟預測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貿易順差人民幣國際化RCEPFTAAP供給側改革內需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