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先進國家服務業發展策略對我國之啟示
龔明鑫、吳家豪 (2006/11/13) 《台經月刊第29卷第11期》
近年來服務產業部門發展漸受世界各國矚目,服務業逐漸躍居為經濟發展之要角,儼然成為先進國家經濟主體。從國家經濟發展歷程而論,觀察美、英、日等先進國家產業結構從工業轉變為服務業之歷程中,便可驗證當國民所得愈高,服務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愈為重要,尤其是生產性、分配性及高科技服務業在整體產業發展上常有決定性之影響力。
目前我國面臨經濟發展遲緩以及產業結構轉型之際,如何藉助知識經濟之思維,加速服務業發展,使服務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因此,經建會在2004年提出「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擬訂12項服務業的旗艦計畫或主軸措施,並涵蓋人才培育、投資獎勵、推動服務業國際化、發展機制等八項服務業推動策略,希冀藉由服務業部門的發展以提高附加價值、創造就業機會,做為再創台灣經濟奇蹟之驅動力。
綜觀服務業發展主要可歸納為服務業國際化、提高附加價值以及服務產業化三項議題:服務業除滿足內需市場外,隨著全球經濟活動的自由化,亦需將國內服務業推向國際舞台,發展服務出口貿易,增加出口貿易力道;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各種產業都需要知識型服務業的協助,且根據微笑曲線的概念,在產業價值鏈的兩端,如研發、設計與行銷、通路、品牌等部分,這些都是可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部門;服務業需積極推動產業化,促進新興服務業之發展。
因此,本文根據上述議題選取具代表性之先進國家作為學習標竿,從中彙整剖析相關政策內涵與作法,提供我國政府於擬定未來服務業發展措施之依據及借鏡:「美國」係為全球服務業出口額最多的國家;「英國」所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便是位於微笑曲線的兩端,屬於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部門;「日本」係以強調策略性政策規劃,且推動產業發展政策之思維亦與我國相似,是以選取重點發展產業,擬定相關目標與策略,以達經濟成長之目的。
先進國家服務業發展策略
(一)美國—服務貿易(注1)出口大國
根據WTO資料顯示(如表1),美國的服務業出口額居世界之冠,而且其占全世界服務業出口之比例大約維持在15%以上,顯示其服務貿易之重要性。這除了與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所支撐之比較利益優勢有關外,亦與長期以來美國政府的努力有直接關聯。在美國政府服務業貿易發展措施的一系列作為,主要為因應全球運籌管理之經營模式,故以減少或解除相關貿易限制為重點政策方向,希冀藉此提升其整體產業之效率與國際競爭力。
服務業發展、國際化、附加價值、產業化、創意產業、美國、英國、日本、政策、人才培育、ICT基礎設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