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生專欄】海耶克晚年返歐任教
施建生 (2007/08/06) 《台經月刊第30卷第8期》
當海耶克(F. A. Hayek)住在美國的12年(1950~1962),他並不專在芝加哥大學任教。除了在阿根索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任職一學季外,他還曾於1952~53赴哈佛大學任政治經濟學講師一年。後並於1961年赴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任教一學期。到1962年春他即首次重返德語大學—自由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任職。(Freiburg在英文是Free Castle的意思,所以譯為自由堡)到1968年他在該校退休後,又再赴美到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任客座教授一年。翌年他被其祖國的薩爾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Salzburg)聘為客座教授,這是他第二度任職於德語大學。他在該校任教到1977年又再回到自由堡定居,一直到1992年逝世時為止。現在我們可將其晚年在歐洲的學術生涯略加敘述。
先說他在自由堡大學的情形,自由堡是在德國的西南部,距離法國與瑞士各20英里,人口約20萬,為一中型城巿。自由堡大學是德國第三間古老的大學,他是以政治經濟學教授名義而被聘。他在就職的講詞「經濟、科學與政治」(The Economy, Science and Politics)中一開始就說:「我不知感激那一幸運的星,因為這是我一生中第三次榮幸地被委以教授職位。如果這種職位是可以絕對自由選擇的話,它正是我所要選擇的。這不但是由於這次遷移是到了一個處在歐洲中心地帶的地方,它正在二個培育我的學術素養的城巿維也納與倫敦的中途,而且由於它在幾百年前還是屬於奧地利帝國的,這對於一個在新大陸住了12年後的我就好像是回到我的家鄉—雖然我與自由堡的關係還只能以天數來計算。同時我還要特別珍視這一機會,使我再能在法學院中授課。我自己的教育就是在這種氣氛中接受的。過去30年我都是對沒有法律知識或不知法制歷史的學生講授經濟學,現在我不免要懷疑將法學與經濟學的研究完全分離是不是一種錯誤。」(F. A. Hayek,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pp.251~2,此書嗣後簡稱SPPE)這是由於在德奧的大學中,經濟學都是在法學院中講授的,而在英美的大學中二者則分屬二個不同的學院,所以他有此感言。
自他回到德語世界後,他的研究重點自亦發生一些變動。這時他又「再成為經濟學家」,但教學的內容則偏於經濟政策問題。對於這方面他自覺「仍有些重要的意見可以發揮」(F. A. Hayek, Hayek on Haye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p.131,此書嗣後簡稱HH)同時他也積極負起教學任務,除擔任一般課程與研討課外,還承負輔導學生的工作。正如他在就職講詞中所說:「經過長期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從事研究多於教學之後,這是第一次他(指他自己)說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將他的經驗的果實傳授下去。」(SPPE, p.251)
實際上,許多年來他對自由堡大學的情況已有相當的瞭解。這是由於他與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尤肯(Walter Euken, 1891~1950)早就有親密的友誼,一種「建立於對於科學與政治問題之見解完全一致的友誼」。(SPPE, p.252)「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汽車(1936年)後,當我駕車從倫敦到奧國時,我常會在自由堡略作逗留,就是為了要拜訪尤肯,與他保持聯繫。」(F. A. Hayek, Collected Works, vol.4,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190)他現在自由堡的職位原來就是當時尤肯所擔任的,只是不幸他早於1950年就已逝世了。他在就職講詞又說:「我將視為這是我主要的使命,要恢復並繼承尤肯與他的朋友在自由堡與德國所創的傳統,這是一種最偉大的科學之誠正性的傳統。同時也是一種對公眾生活的重大問題坦率提出信念的傳統。」(SPPE, p.253)在這方面,最主要的例證是他幫助戰後德國經濟部長艾爾哈(Ludwig Erhard)提出一些自由經濟的政策,(主要的是1949年所提出的通貨穩定政策(currency stabilization policy)),而造成德國經濟復興的奇蹟。尤肯就是這一奇蹟之造成的幕後人員,當時他是艾爾哈的顧問。
當他在自由堡任教期間,他作了一篇著名論文稱為「競爭是一種發現程序」(Competition as a Discovery Procedure),對於競爭理論有重大的原創性的貢獻。另亦對當時世界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作了幾篇論文。同時對於其日後之另一部重要著作「法律立法與自由」(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亦寫了一些相關的論文。這一切都編入其"Studies o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一書中,嗣後當再分別加以討論。
海耶克、自由堡大學、經濟自由、法律立法與自由、競爭理論、薩爾茲堡、諾貝爾經濟學獎、通貨膨脹、社會主義批判、民主改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