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的趨勢及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的趨勢及挑戰

吳孟道  (2016/0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期》

   2015924,為推動台灣金融科技創新服務,提升金融業整體效率及競爭力,我國金融科(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辦公室正式成立並運作。而為廣納建言並凝聚各界共識,在這個辦公室下,也特別設置金融科技諮詢委員會,聘請金融及資訊科技業界的專家學者擔任諮詢委員(1)。金融科技辦公室的設立,意謂著政府終於認知到全球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也代表著未來金融產業的發展趨勢將朝結合電子資訊科技的方向邁進。同時,面對這股趨勢,金融產業未來勢必將面臨更多的機會及挑戰,金管會主委曾銘宗2015年定位為台灣金融科技元年,這些議題都值得深入探討與分析。

 

FinTech定義、範疇及發展現況

   FinTech這個由金(Financial)及科(Technology)組成的新單字,其所引領出來的新潮流,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國際金融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因為其結合科技與金融,快速改變當前金融產業生態,顛覆過往金融產業的運作模式及服務方式,逼使金融產業必須隨之改變及調整。而此一調整及改變,並非僅是內部細微的調整,而是全方面的結合網路與電子科技,進一步發展出新形態的金融商品及服務,並取代傳統金融服務行為。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20155月發布一系列有關國際銀行發展趨勢專題報導中,就特別針FinTech可能對銀行產業造成的巨大影響,在起始封面下了Slings and arrows」(命運之石與箭)這樣的標題,來彰FinTech的重要性與衝擊性。這個源自於「哈姆雷特」經典名句的命運之石與箭,象徵著未來銀行業處境,將受到新興科技業的無盡磨難Financial technology will make banks more vulnerable and less profitable2 

   FinTech的範圍非常廣泛,凡是可以結合電子科技及數位環境運用的金融業務與商品,都涵蓋FinTech範圍內。例如:使用手機及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進行付款服務的行動支(mobile payments)、透過募資平台向投資大眾募集小額資金的群眾募(crowdfunding)、結合線上社群平台與傳統銀行放款業務P2P線上貸(P2P lending),以及利用網路交易平台蒐集資訊,並提供客製化投資標的之財富管(money management)等,都屬FinTech的範疇。

   值得注意的是,這股FinTech浪潮,並非僅侷限於歐美先進國家,而是鋪天蓋地的在全球各地爆發及蔓延。以蔚為風潮的行動支付為例,發展最成功、應用最普及的國家就是非洲的肯亞。由於金融發展落後且幅員廣大,銀行體系相對不夠健全且覆蓋率不高,因此非洲大部分地區並不習慣傳統的銀行業務作業。然而,因為實際生活與銀行業務息息相關,對於銀行的基本需求仍是相當強烈,故在這種情況下,遂逐漸衍生出可以取代部分傳統銀行業務的電子化支付行為。

   全球行動支付先驅、也是最成功的行動支付案例―M-Pesa,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日益茁壯2007Vodafone子公Safaricom在肯亞剛推M-Pesa這個行動支付平台時,業務量少的可憐,但隨著使用人數愈來愈多,交易量也出現爆炸性的成長。根Runde (2015)資料顯示2013年一整M-Pesa的交易金額,已高達肯亞當年GDP流量43%,交易次數則遠遠超2.37億人次,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口總數更是超過八成。

   M-Pesa的成功,雖僅是這FinTech浪潮中的滄海一粟,但其帶給傳統銀行的震撼性,卻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啟人們完全不一樣的視野。特別是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紐約華爾街一堆深諳金融業務與商品的業內人士被大量解僱後,反而轉向尋求與科技資訊公司結合,甚至利用既有金融知識與網路平台自行創業。各類型金融科技公司陸續出現,除打破傳統金融遊戲規則外,也FinTech呈現爆炸性的成長。

金融科技FinTech行動支付P2P借貸電子支付群眾募資金融監管大數據應用金融創新數位金融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