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台灣邁向智慧城市發展之低碳運輸策略探討
顏君聿 (2016/0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期》
根據聯合國2014年報告指出,目前全球70億人口有54%生活在城市地區,預測到2050年城市人口將高達63億。全球邁向都市化,為解決城市人口過多所衍生的資源短缺問題,「智慧城市」(Smart City)風潮正於國際間醞釀。智慧城市係依據都市願景與方向,擬訂一套智慧系統的策略組合,達到低碳、生態、永續與宜居等目標(侯鈞元、溫谷琳、工研院,2010)。以低碳的角度來看,城市占全球能源使用的2/3,排放超過全球70%的溫室氣體,而運輸部門更是其中主要的空氣汙染源、CO2排放的源頭之一。因此,在推動城市低碳智慧發展過程中,運輸部門係為世界各國所關切的焦點,並被視為建構智慧城市之重要基石。
本文即檢視國際主要智慧城市運輸節能減碳措施,歸納其中政策趨勢,並藉此探討我國中央與地方相繼投入智慧城市計畫的同時,推動低碳運輸政策所面臨的課題與未來展望。
國際主要智慧城市低碳運輸政策趨勢
近年來,各國紛紛將智慧城市列為促進城市發展之目標,風潮已從歐洲、北美洲,發展到亞太地區國家。在交通運輸方面,更是各國發展低碳智慧城市的關注點(附注),期使地方政府能更有效率、更具智慧地達成運輸部門節能減碳之政策目標。以下彙整國際主要智慧城市欲達成之低碳發展目標,以及推動低碳運輸發展之相關政策措施(表1),並從中歸結重要的發展趨勢。
表1 國際主要智慧城市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低碳運輸政策措施
(一)運輸部門為發展低碳智慧城市重要部門
以社經發展來看,交通運輸為都市生活移動網絡、經濟發展基礎;以節能減碳角度來看,運輸部門為CO2排放主要來源之一。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 2014年報告指出,全球總碳排放量中約有23%是來自運輸部門。在都市層級,前述各城市皆設定較國家級溫室氣體減量標準嚴格之目標,若欲兼顧「社經發展」與「節能減碳」,必須回到都市運輸規劃脈絡和市民生活,各城市推展計畫亦將運輸部門列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擘劃長遠願景以引導城市低碳運輸發展
觀察世界各主要智慧城市所規劃之發展藍圖,係以解決城市問題為依歸,研擬長期發展願景與計畫(如舊金山2040運輸計畫、2030首爾計畫、東京Vision 2020等),並設定階段性目標,以提出該城市發展問題之解決方案。針對交通運輸部門,更因其發展型態影響整個城市面貌,故須以長遠宏觀的視野,配合都市土地規劃、推展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創新技術運用,進而改變民眾生活型態,達到城市低碳、智慧發展之目標。
(三)以公共運輸、綠色運具為推動主體,建構發展之有利環境
各城市為打造低碳環保且具效率之智慧城市運輸系統,係聚焦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策略,以高效率大眾運輸系統為經,低碳綠色運具為緯,引進創新及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之技術運用,以改善運輸路網效率,再配合完善的土地使用規劃,創造高品質、永續發展之都市運輸環境。
智慧城市、低碳運輸、智慧交通、電動車政策、綠色運具、公共運輸整合、碳排放管理、ICT技術、城市規劃、智慧治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