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掌握數位轉型契機 創造新獲利來源
戴彗紋 (2019/10/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10期》
依據勤業眾信與MIT《史隆管理評論》合作的《2019數位企業調查報告》指出,數位化成熟度愈高的組織,不僅投入更多的創新,還會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迎戰複雜的市場,提高獲利機會。另外從SAP針對高階經理人調查顯示,有96%的領導企業將數位轉型視為核心的經營目標,且從組織創新和創新技術導入當中獲得回報,從長期來看,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將獲得更多商業價值。
從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集團最新的「數位轉型指數」調查與微軟「亞洲數位轉型研究調查報告」都發現,儘管數位化顛覆產業的腳步持續加速,台灣許多企業仍處於數位轉型的起步階段,有42%國內企業的數位轉型仍停留在原始初步階段,在數位轉型策略上台灣僅有23%企業主有完整的數位轉型策略,低於亞太地區的29%。可顯示台灣企業主對產業數位轉型議題上,在「知道」與「實際去做」之間仍存在很大落差。
台經院2018年在進行國內外業者的訪談發現:國內製造業者進行數位轉型,首先是資訊與知識上的不足,包括:不清楚轉型方向、不清楚數位轉型對業者帶來的價值、不清楚自身數位化程度、不清楚數位轉型需哪些人才或哪些技能、缺乏數位轉型策略、轉型解決方案有哪些,以及合適的數位轉型資源在何處。特別是企業領導者,在缺乏方向、策略與應投入的工作內容時,當然多處於猶豫不決狀態。
第二,欠缺整合誘因、能力與人才,除製造業者本身內部的協調與整合外,如要往垂直生態系的方向整合,則需要協助形成或發掘前進的誘因,以促使業者及不同利害關係人願意帶著各自的資源進來一同努力。
為提升企業對數位轉型議題的了解,歐洲國家就投入許多政策措施,例如:企業領導力課程培訓、成功轉型個案分享、轉型的未來情境(例如Future Work Lab)等方法,增強經營者對數位轉型的認知和認同,本篇文章將從國內數位轉型個案來說明數位轉型帶來的獲利模式,期能作為國內企業進行數位轉型之參考。
創造商業價值才是數位轉型重要的關鍵
國內不少企業也針對組織內部流程與決策系統進行提升,或增進對顧客的認識、訊息掌握與拓展,數位轉型它重要的並不在於數位技術與設備的投資,更關鍵的是商業模式和企業領導力(leadership)轉變,需要改變組織內部DNA,包含組織結構、文化等,並驅動企業尋求與創造新收入,其所需承擔的風險比數位優化更高,但成果將能帶領企業走得更遠,是競逐領先者最重要的一把關鍵鑰匙。
從William P. King (2015) & Carlos López-Gómez (2018)提出研究發現,創造商業價值有三個來源,分別是透過改善營收、降低成本及改善資本利用率,接下來個案將會以創造商業價值架構展開(圖1)。
圖1 產業數位轉型對商業價值影響(績效)衡量架構
降低成本與改善資本利用率:銓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銓寶工業成立於1981年,以精密鑽夾頭起家,目前是台灣最大的PET吹瓶機製造商,所產機器每秒鐘能產出五個PET瓶,是世界最快,目前出口至世界103個國家,我們生活上所使用的瓶瓶罐罐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銓寶工業。
數位轉型、商業模式創新、智慧製造、供應鏈管理、自動化、數據分析、企業文化變革、智慧工廠、數位平台、工業4.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