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2024~2025年全球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2024~2025年全球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方俊德  (2025/01/09)    《台經月刊第48卷第1期》

全球經濟在2025年將保持平穩,但面臨美國新政府政策、地緣政治衝突與金融局勢不穩等挑戰。美國新政府將推行更強硬的貿易與移民政策,可能引發貿易戰與市場不確定性;而中東與俄烏戰爭若停火,將有利能源供應與歐亞航運,促進歐洲經濟復甦。然而,這些戰爭是否結束仍存變數,影響著國際原物料價格,另外,金融市場受到美國量化緊縮與其他國家高利率的影響,2025年金融波動可能加劇,對全球經濟造成不確定的因素。

2020年8月美國聯準會(Fed)在報告中指出,大型疫情對受感染國家經濟的影響通常呈現「好一年,壞三年」的特徵。2021年疫後解封帶動全球消費需求大幅反彈,但供給因疫情期間的封鎖恢復緩慢,供不應求使得廠商營收和獲利飆升,進而大規模擴充產能。然而,短暫的需求高峰未能持續,導致隨後三年出現供給過剩和庫存堆積問題,2021年的復甦同時推動全球通膨急劇上升,主要經濟體如美國和歐洲相繼升息以抑制物價,這些緊縮政策加上高利率環境,進一步抑制了2024年全球需求,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展望2025年,美國經濟在多年高成長後逐漸放緩,高利率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歐洲因軍費開支快速增加,擠壓社會福利支出、經濟承壓,中國房地產和地方債務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日本則受日圓貶值與高通膨影響,實質消費能力下滑,主要經濟體整體復甦乏力。不過,新興市場表現亮眼,東南亞、印度和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受益於供應鏈轉移,民間投資和公共建設大幅增加,外商投資帶動就業與所得成長,進一步提升當地消費,經濟持續擴張,有效抵消主要經濟體的疲弱影響,全球經濟整體維持平穩發展。以下分別就2024年全球、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以及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之經濟、物價、金融市場及貿易情勢加以回顧,再就2025年前景進行分析,並提出可能影響的不確定因素。


2024年全球經濟回顧
2024年全球經濟表現呈現地區及產業的雙重差異,美、歐經濟表現較2023年預估為佳,而東亞主要經濟體則低於預期。依2024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之估計數據,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較2023年減少0.1個百分點(附表),其中美國經濟降低0.1個百分點至2.8%,其主因在於薪資成長趨緩、疫情期間儲蓄耗盡,以及Fed維持緊縮貨幣政策。日本出口欠缺動能,經濟成長率將減少1.4個百分點至0.3%,歐洲經濟在歷經疫情及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雙重打擊後,2024年可望觸底回升,由2023年1.2%提升至1.6%,而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則表現持平,其中中國將由2023年5.2%降至4.8%,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表現轉佳,抵消了中國經濟下滑的不利影響。

全球經濟展望貿易政策地緣政治通膨趨勢貨幣政策供應鏈轉移新興市場金融市場波動能源價格投資環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