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生物質發電利用技術介紹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生物質發電利用技術介紹

陳彥豪  (2010/11/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11期》

生質能是指生物質經轉換所獲得的電與熱等可用的能源。根據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生質能係指農林植物、沼氣及國內有機廢棄物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與風能、太陽能一樣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性。美國航太總署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生物學家伊霍(Marc L. Imhoff)團隊研究成果顯示1982~1998年間,全球陸地生物質產出每年平均1,196億噸,含碳568億公噸(11)。與其他新能源比較,生質廢棄物兼具廢棄物回收處理與能源生產的雙重效益,在作為電力來源方面,生物質發電具有以下優勢(1)相對於其他化石能源,生質廢棄物發電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極少(2)是少數可作為基載電力之再生能源(3)可作為小規模之區域分散式電力系統。當前全球環境趨勢朝向永續經營發展,在此氛圍及社會原動力的推動之下,生物質能源利用扮演重要角色。由於各地之氣候環境與生活習慣不同,因此不同國家在發展生物質發電時,多根據自身環境所產出生物質或有機廢棄物來源與特徵,而發展出最佳利用方式,以下將就各種生物質發電利用方式進行介紹。

 

1  全球生物質分布圖

 

日本木質生物質發電

(一)木質生物質利用技術介紹

木質生物質是指林業所產生的可再生利用資源,其來源包含木材加工廠廢棄物、建設產生木材與林地殘材等。加工廠廢棄物主要為木材加工廠、夾板工廠、預裁廠等製造過程中所產生之邊材或樹皮等;建設產生木材主要為建築物建造、改建所產生之灌漿用木製模板、木製鷹架、裝潢、門窗隔扇工事殘材、木造建築物解體後之廢材;林地殘材指林業作業後,未加利用之疏伐林所剩餘之木材、末梢樹枝、受蟲害木材等。其他尚有道路阻礙樹、漂流木、公園、路樹、果樹修剪枝條等(2)。上述之木質生物質可切碎作為家畜敷料、蘑菇菌床、包裝材、吸收劑等,或經由發酵後製成堆肥。若將其碳化,則可作為燃料、濕度調節、淨化、土壤改良材。另外現在也有許多物理或化學方法可將有用的成分、素材或液化原料抽出與合成,製成高價值機能性萃取物。日本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森林被日本視為活化地區經濟與進行二氧化碳減量的重要工具,因此政府推廣林業資源活化,投入許多林業資源化技術研究。良好之木質生物質綜合利用,將可建立區域循環型木質生物質活用系統,促進森林再生(2)。

 

2  木質生物質活用示意圖

 

木質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是將生物質以適合的加工技術變成燃料,轉化成電力或熱能等形式的能量。在燃料化方面,可將生物質裁斷、切碎成片狀或顆粒狀,直接作為燃料或將破碎後之生物質加壓、成型燃料。另外也可以將生物質加熱分解後,取得可燃性氣體或利用氣體合成、蒸餾等取得酒精和油脂。在能源化方面,因利用規模與能源需求形式不同,可採用方式有火爐、暖爐、鍋爐、內燃機、渦輪機與燃料電池等,能源利用形式則有溫室、熱水、電力、蒸氣、運輸與動力等。由於可能使用之燃料種類、能量轉化技術與最終能源形式繁多,因此相互間可以不同組合方式利用(33)。

木質生物質氣化發電生物炭碳負性能源作物焚化爐汽電共生廚餘沼氣生質燃料農業廢棄物回收碳匯技術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