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中國科技政策成果與產業發展問題
孫明德 (2005/08/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8期》
中國科技產業及科技環境概況
根據中國統計局的調查結果,2001年底中國科技產業廠商家數為5.3萬家,從業人員579.1萬人,分別比1996年增加1.5萬家和52萬人。廠商資本額累計為5,280.6億元人民幣,年營業額為13,559億元,分別較1996年增長223.7%和235.5%,為所有廠商資本額和營業收入成長率之6.5倍和2.8倍。而在中國政府政策鼓勵下,中國之研發支出近年來呈現快速成長趨勢,根據IMD之資料如表1所示,中國研發支出金額由1995年之34.25億美元,至2003年已達186.01億美元,位居全球第六,年平均成長率為22.11%,占GDP比重也由1995年未達0.5%,至2003年已達1.31%,廠商研發支出為115.98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七,占全國研發支出比重由1995年之57.69%,提昇至2003年達62%,增加4個百分點,雖然中國近年研發支出快速增加,但與先進國家研發占GDP比重2%,廠商研發支出占全國支出比重70%之平均水準,仍有一段差距。
表1 中國研發支出概況(1995~2003年)
在人力資源部分,觀察歷史數據如表2所示,中國在1996~1997年研發人數驟減,全國人數由1,667.7萬人減少為830萬,而廠商研發人數也由47.7萬人減少為32萬,其原因可能是由於職務的重新認定,對研發人員的認定標準較為嚴格所致,但中國因此研發人數仍居於世界首位,2005年為109.48萬人,廠商研發人數也達65.61萬人。然而中國由於人口眾多,因此在每千人中平均研發人數表現則較差,全國平均及廠商平均人數排名均在全球40名左右。人數雖多,但中國合格工格師及資訊技術雇員,卻不易自勞動市場獲得。根據IMD之調查結果,中國合格工程師及資訊技術雇員自市場取得之難易程度,自1997年至2005年,除2003年因比較基礎調整變動外,世界排名逐年下降,由此可見中國工程及資訊人員供給雖逐年增加,但其增加速度仍趕不上由於製造業及技術快速發展,所造成需求增加的速度,是否會造成未來科技發展的限制?則仍有待觀察。
表2 中國研發人力資源概況(1995~2005年)
在政府政策、資金及人力資源的投入下,中國不僅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長,成果也逐步展現,由表3中可看出,中國固網架設數量、電腦、網際網路、寬頻及行動電話使用人數均持續增加。其高科技產品出口金額由2001年494.27億美元,至2003年已快速成長為1,075.43億美元,成長2.18倍,占製造業出口比重也由2001年20.96提昇至2003年的27.10%。在專利授權的取得部分,其國內授權取得專利數由2000年3,742件成長至2002年5,913件,國外取得專利數也由2000年308件增加至2002年的633件。
中國科技政策、科技產業、研發支出、基礎研究、技術轉移、外商投資、科技創新、政策挑戰、產業發展、知識產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