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文化發展統計分析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文化發展統計分析

鄭椀予、施翔云  (2018/12/06)    《台經月刊第41卷第12期》

中國於2011年首次公開出版發行《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至今已連續七年開展文化發展統計分析研究,若要研究觀察中國文化發展近年之變化,該報告所檢具之統計數字,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之資訊。

由《2017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所歸納之2016年文化發展重點,主要特色在於提升基礎保障能力,分別從「思想保障」、「制度保障」、「資金保障」、「人才保障」、「市場保障」,以及「文化與科技融合」等五個保障與一個融合,建構出2016年中國文化發展樣貌,並闡述中國文化消費現況。中國早在其「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即已強調需擴大文化消費,後來在其「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更加重視文化消費,並從文化消費發展情況來解讀文化產業是否能作為供給側改革之支柱。

 

文化建設推進布局

(一)思想保障

在思想保障方面,《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近年來首度將「習近平思想」列入文化發展統計的重要面向。其內容主要闡述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闡明「五位一體」(注1)之總體布局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斷在各個場合提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文化強國」,特別是以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建構屬於中華民族「文化自信」之論述,已成為中國文化建設最高指導方針。

(二)制度保障

在前述思想保障方針下,中國中央與各部門所頒布相關政策針對「十三五」之政策規劃歸納整理。

歷年《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均強調文化法制在文化發展統計之重要性,而於《2017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中,特別強調整體文化法制已從「公共文化立法」與「文化產業發展法規」等方向取得成果。

(三)資金保障

2016年中國文化部編列預算為人民幣54.81億元,主要使用於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中央歌劇院劇場、「平安故宮」等大型文化設施工程上。而2016年中國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共61.03億元,較前一年成長27.7%,主要使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共數位文化建設、地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等項目(圖1)。

 

圖1  中國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文化項目情形

 

此外,2016年中國全國文化事業費(注2)為人民幣770.69億元,較上年增加87.72億元,成長12.8%,增幅高於同期財政支出增幅6個百分點。文化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為0.41%,較前一年提高0.02個百分點(圖2)。而2016年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為55.74元,較2015年增加6.06元,增長12.2%。文化事業費分配上以縣(含縣以下)文化單位所占比例較高,縣以上文化單位為371億元,占48.1%,與前一年相比降低3.6個百分點,但縣(含縣以下)文化單位為399.68億元,則提高3.6個百分點。

中國文化產業文化消費藝術演出文化市場文化政策城鄉差距文化機構科技融合文化投資文化發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