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施建生專欄】凱恩斯步上思想革命的道途

 

台經月刊

 

【施建生專欄】凱恩斯步上思想革命的道途

施建生  (2005/12/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12期》

    凱恩斯1913年完成他第一部著作「印度通貨與金融」後就立即被政府延聘為印度金融與通貨委員會的委員。1930年他的「貨幣論」即將寫成了之際又被聘為麥米蘭金融與產業委員(Macmillan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Industry)的委員。由此可見,他早年想要通過著述,形成輿論,以遂影響國政的願望是達到了。該會份子甚為健全,都是當時最有聲望的人士。自有凱恩斯參加以後,其所進行之討論就更為精彩,令人置身其中,宛若參加一個大學中之研討會一般,殊為一樂。我們知道,凱恩斯有一種特長,這就是他能以平易的通俗的言詞深入淺出地將高深學理解說明白,所以即令是對於經濟學理缺乏素養的人也能領會其要義,這自然更增加與會人員的興趣了。

該會對於凱恩斯所提出的意見大都表示同意,例如通貨應加管理以達成總產量之穩定與就業水準之提高。各國中央銀行應該合作,提高物價使之穩定於適當的水準,並應設法將儲蓄導入國內外之投資途徑。但對他所提之以公共工程輔佐通貨管理的主張,則十四位委員中只有六位贊成。同時,他還建議可採保護貿易作為暫時措施,這自然使會中同仁感到驚異,沒有料到一位篤信自由主義的人竟有這種主張。但在凱氏看來,保護貿易固會減低實質工資,最後會導致資源之誤用,卻也會增加就業的機會,而增加就業正是當時最迫切的需求。何以會使就業增加呢?凱恩斯認為在貿易保護之下,假定英國的貨幣工資與其他生產成本不變,那麼英國對外貿易就可由而增加,這樣自無異增加英國對外投資,結果就像增加國內投資一樣可以肇致就業的增加。

19317月,當時的國務總理在其「經濟顧問委員會(Eco-nomic Advisory Council)中設立了一個「經濟學家小組(Committee of Economists),檢討英國目前經濟情況,研究其所以致此的原因,並提出復興之道,該小組共有凱恩斯、韓德(Henderson)、庇教授、羅賓(L. Robbins)教授及斯坦卜爵(Sir Josiah Stamp)等五位成員,由凱恩斯擔任主席。這對凱氏說可謂駕輕就熟。因為該小組所要討論的問題與麥米蘭委員會所討論大致相同,當時亦提出保護貿易的問題,其中三位與凱恩斯的意見大致相同,唯有羅賓斯獨持異議。他認為這是違背傳統的,將示各國以惡劣的榜樣,必引起嚴重的後果。後來英國終於1931921放棄金本位,這樣保護貿易自無必要。於是凱恩斯乃放棄其原本堅持保護貿易的主張。可是事實上英國一方面固然放棄了金本位,另一方面卻又實行保護貿易。在這種情形之下,英國自然也就不能對國際經濟之重建負起領導的任務了,這是凱恩斯感到非常失望的。

19301931這二年間,凱恩斯雖如上所述因被邀參加國政的討論,甚為忙祿,但他在學術研究的工作上則仍不能稍有鬆弛。現在我們可就這方面略加敘述。這裡自然須從「貨幣論」的寫作談起。上面已提到該書1930年已到達完成的階段,就在此階段以前,凱恩斯的一位最優秀的學生出現了,他就是肯(Richard Kahn)。這件事的發生是很重要的,因為自此以後肯恩對於凱恩斯的協助是太大了。他不但是一位頭腦清楚學識豐富的青年,而且還有深湛的思考力,可以見人所未見,提出獨到的見解。凱恩斯立即發現他的才能,乃設法1930年間使他成為國王學院的院士。他的作品簡單明瞭,雖然在思想上是隨其業師的路線,但是隱隱約約之中仍可看出其獨特的風格。這二人的合作實為學術史上一件最愉快的事蹟。

凱恩斯革命乘數理論貨幣理論經濟學轉型就業理論總體經濟學保護貿易經濟政策影響馬克思主義批評一般理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