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 Map涼適地圖,看見氣候危機隱藏的無限商機!
副研究員鄧翔靖 (2025/08/14) 《永續學院編輯室》

身為一名上班族,每次午後出門辦事,就像踏入一座熔爐:柏油街道蒸騰的熱氣,加上完全靜止的空氣,衣服不覺已濕了一半。就在這麼個令人幾近中暑的場景中,突然發現便利商店的門邊,貼著一張溫馨的告示,像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招喚我走進涼爽的綠洲!
氣候變遷改變了地球,改變了人類的行為模式。為了避暑,今年環境部整合了北北基台南,大約 1,700 個「涼適點」,開辦「抗高溫涼適地圖(Cool Map)」平台,真的是吹動了酷暑中一陣貼心的涼風。
不論是公出、還是等著接孩子,打開平台,定位之後,你 500 公尺內的消暑地點就會出現,同時還標示是否有冷氣、座椅、飲水機、廁所與無障礙設施等,簡直就是一台即時更新的避暑資料中心。
Cool Map涵蓋的涼適點,有些是屬於戶外的遮蔭空間,像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新生公園;也有的是室內的涼爽點,如圖書館、美術館,甚至包含合作超商與量販店的開放空間,就像圖片中提到的綠洲便利店。另外,環境部還啟動「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在北、中、南地區舉辦高溫調適行動展,與全民、以及企業共構涼爽城市。
重點摘要
-
Cool Map是對抗氣候變遷的公共適應基礎建設——結合1,700個涼適點,讓民眾即時獲得避暑資訊,不僅減少熱傷害,也能降低醫療與商業中斷成本。
- 企業可從本業切入創造新商業模式——便利商店、咖啡店、商場等可轉型為「涼適站」,帶動人潮與銷售,同時提升企業CSR形象。
- 高溫風險帶來跨產業創新契機——從智慧平台整合、防暑服務到企業內部工作坊,皆能形成新商業價值,將氣候挑戰轉化為經營與永續的動能。
從 Cool Map 看見商機——氣候風險與經濟適應的結合
在便利商店吹冷氣的過程中,心中不禁浮現兩層思考:第一,這些措施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的一項工具,也是民眾日常對抗高溫的「即時救援」。第二,它為氣候經濟點出一條利潤的路。世界經濟論壇指出,每投資一美元於氣候韌性(resilience)機制,平均能夠節省下13美元的未來損失。換言之,如果我們將Cool Map看成是一種「公共適應基礎建設」,經過廣泛鋪設並有效的使用,未來像熱傷害的醫療負擔、勞動效率的損失、甚至因極端高溫導致的商業中斷,都可能因此減少。
當然,對企業經營也有啟示:協助氣候適應,是一種社會價值,能為企業形象加分。就像是便利商店若升級為「涼適聯盟」的在地樞紐,一方面能提高客流、推動相關商品銷售。另一方面,也化身社區緊急熱浪避難所,為CSR(企業社會責任)加值。這樣的酷涼配置,既是公共治理,也是商業創新的機會!
Cool Map、高溫調適、涼適地圖、氣候韌性、公共基礎建設、企業社會責任、商業模式創新、氣候經濟學、極端氣候風險、永續城市、熱浪應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