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洞察觀點|品牌現象典範案例:BLACKPINK 粉紅旋風來襲 !!

 

洞察觀點

 

品牌現象典範案例:BLACKPINK 粉紅旋風來襲 !!

副研究員鄧翔靖  (2025/10/22)    《永續學院編輯室》



來自韓國的女子天團BLACKPINK,自2016年出道以來,不僅在全球音樂市場掀起旋風,更成為流行文化、品牌運作、現場經濟與粉絲生態匯集的典範。她們在台灣的演出已經不是娛樂新聞,而是一場「品牌現象級」的商業案例。
BLACKPINK與多數韓團最大的不同,在於她們早已從「偶像」進化為「品牌」。她們不僅賣音樂,更賣一種態度——自信、時尚、國際感與女性力量。這樣的品牌定位,讓她們跨越語言與文化的藩籬,成為全球文化的共同語言。
本文將從三個層面切入:回顧BLACKPINK的品牌背景、解析她們在台灣的演出現象,並從中歸納出品牌共鳴、現場經濟與粉絲生態等三項啟示。

品牌速寫:從偶像製造到品牌經營
BLACKPINK由韓國YG Entertainment於2016年推出,成員包括Jennie、Jisoo、Rosé與Lisa等四位。她們出道單曲〈Boombayah〉即登上美國 Billboard World Digital Songs榜首,創下韓團出道即奪冠的紀錄。根據Touring Data公布的數據,BLACKPINK今年於芝加哥站的巡迴演會票房收入為337萬美元,突破了女子團體在美國單場演唱會的票房紀錄。而在索爾傑球場(Soldier Field)的「DEADLINE」世界巡迴演唱會,單場估計收入超過1,012萬美元,售出超過51,247張門票。 事實上,現在的BLACKPINK早已不只是一支音樂團體,而是躍升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BLACKPINK 啟示 

📌 不是偶像,是全球品牌語言  將音樂變時尚,讓流行變價值觀,成員構成獨立卻互補的品牌矩陣,讓「韓流」升級為全球文化現象。
📌 少即是多,創造奢侈級稀缺  不追求曝光率,以高端思維經營「渴望」;每次現身即事件,讓演唱會成為粉絲朝聖與城市經濟的雙重盛典。
📌 粉絲效應,成為品牌共創者  用社群、內容與互動,讓粉絲參與品牌生產鏈。她們證明:最強的行銷,不是推播,而是讓用戶主動傳播。

與眾不同的成功關鍵:不是唱歌,而是「品牌」
BLACKPINK的成功,根本在於她們重塑了偶像產業的商業模型。她們不是被傳統唱片公司包裝的「明星產品」,而是一組可以單飛、跨界、聯名的「品牌矩陣」(brand matrix)。每一位成員都是獨立的品牌符號:
 
  • Jennie 代表高級叛逆與個性時尚,是CHANEL的靈魂代言。
  • Jisoo 展現優雅與知性氣質,象徵Dior的典雅女性力。
  • Rosé 散發藝術創作者氣息,是YSL與音樂融合的象徵。
  • Lisa 則以跨文化魅力與舞台能量,成為CELINE與全球年輕族群的精神代表。
這樣的多品牌架構,使BLACKPINK不再只是音樂人,而是橫跨音樂、時尚、美妝與社群文化的「文化品牌聯盟」。她們讓「偶像」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可以被認同的價值觀。

奢侈品式的經營節奏
與多數韓團不同,BLACKPINK的曝光節奏是「少而精」。她們回歸(發片)頻率低,但每次都以奢侈品牌的稀缺策略打造期待感——就像愛馬仕不必每季推新品,因為「出現」本身就是事件。這種「稀缺營運」模式反而強化了品牌價值,使她們成為最難被忽略的存在。

全球文化的語言
BLACKPINK也是第一個從「韓流」出發,卻成功建立「全球文化語言」的團體。她們的歌曲中混合韓文與英文、MV橫跨全球城市、合作對象從Dua Lipa 到Lady Gaga,展現一種「去地域化」的全球品牌精神。她們不是「韓國團體走向世界」,而是「世界在BLACKPINK身上找到自己」。

本文圖案係採用Canva AI文生圖方式製作
❤️ 更多精彩內容,註冊立即閱讀 ❤️

品牌矩陣現場經濟粉絲共創奢侈營運文化符號體驗行銷城市行銷女性力量全球品牌娛樂產業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