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洞察觀點|利率真的跟你有關:次貸危機

 

洞察觀點

 

利率真的跟你有關:次貸危機

副研究員林金榮  (2025/08/25)    《永續學院編輯室》


前言

美國次貸危機,這場21世紀初期震撼全球的金融風暴,其根源複雜而深遠。它不僅揭露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更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了持續至今的影響。

起因是從寬鬆的貨幣政策(超低利息)開始,然後引發浮濫的次級房貸發放(買房借錢幾乎沒限制),最後因「詭異」的金融創新(債權再打包)、監管不足與人類貪婪下,最終釀成了大禍。

了解其成因、引爆點、善後措施及後續影響,有助於我們認識現代金融市場的運作和潛在風險。有空時,還是多關心一下央行跟銀行在做什事!


美國次貸
一、美國次貸發生的原因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發生是一個複雜且多方面因素交織的結果,主要起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寬鬆的貨幣政策與低利率環境

在2000年代初期,為了應對網路泡沫破裂後的經濟衰退,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歷史低點。這導致市場資金成本大幅降低,銀行有更多資金可以放貸,結果刺激了對房地產的需求,並助長了房市榮景。
2. 
次級房貸的浮濫發放

在低利率和房市榮景的背景下,許多銀行和房貸機構為了追求高額利潤,開始將貸款發放給那些信用紀錄較差、收入不穩定或缺乏足夠財力證明,原本難以獲得傳統房貸的借款人。這類高風險貸款被稱為「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為了吸引這些借款人,還出現了許多對於當時屬「創意」的貸款產品,例如:

  • 浮動利率抵押貸款(Adjustable Rate Mortgage, ARM):前期利率較低,但在一段時間後會大幅調升。
  • 只付利息貸款(Interest-Only Loans):前期只需支付利息,不需償還本金。
  • 無頭期款或低頭期款貸款:降低購屋門檻,讓更多信用不佳者也能買房。

但,這些「創意」,開始了次貸風暴的發展!
3. 房地產泡沫化

由於次級房貸的推波助瀾,加上投資者對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樂觀,美國房價在2000年代中期大幅飆升,形成巨大的房地產泡沫。許多人認為房價會持續上漲,因此即使是信用評級較差的借款人也敢於承擔高額房貸,期待未來房價上漲後可以轉售獲利或再融資

次貸危機聯準會量化寬鬆房地產泡沫CDO金融監管多德-弗蘭克法案雷曼兄弟TARP歐洲債務危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