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資源循環產業新興商業模式之研析
蕭士傑(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25/08/08) 《台經月刊第48卷第8期》
在循環經濟理念推動下,資源循環產業從「廢棄物處理導向」進一步邁向「全生命週期管理」及「循環服務」的多元應用。透過產品維修與翻新、製造與設計創新、租賃共享與產品即服務等新興商業模式,不僅能降低資源耗用與廢棄物產生,亦有助於創造穩定收益與實現環境永續。建議我國未來擬定及更新「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時,將新興商業模式納入適用範疇,結合完善的制度設計與政策工具配套,以促進循環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轉型。
隨著全球資源枯竭與環境壓力日益加劇,循環永續已成為各國政策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核心目標,資源循環產業遂逐步成為產業創新與政策轉型的重要方向。相較於傳統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在追求經濟成長過程中,採取「取得―製造―丟棄」的一次性資源使用流程(注1),以資源循環概念為核心之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則主張建構閉環式體系(Close-Loop,注2),取代線性模式,實現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與廢棄物最小化的目標。此外,隨著循環創新商業模式(Circula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BMI,注3)概念興起,資源循環產業也從過去僅重視廢棄物處理、回收與再利用等末端管理作業的「廢棄物導向」轉向強調「資源全生命週期管理」,開始導入維修與翻新、租賃與共享、設計與創新等多元化的新興商業模式。不僅改變了產品生產與消費邏輯,也逐步形塑出循環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與相關次產業體系,進一步擴展資源循環產業發展潛力。
資源循環產業新興商業模式內涵與發展趨勢
在循環經濟理念推動下,資源循環產業逐漸發展出多元的新興商業模式,其核心在於將循環思維融入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透過維修與翻新、租賃與共享、設計與創新等「循環服務」機制,重新定義產品的生產、使用與價值回收方式。此類模式不僅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減少廢棄物產生,亦能創造穩定且具永續性的市場收益,實現環境永續與經濟效益的雙重目標。
資源循環產業、循環經濟、全生命週期管理、永續商業模式、綠色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