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日本低碳氫標準制度發展與運作機制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日本低碳氫標準制度發展與運作機制

​​​​​​​王亭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25/10/09)    《台經月刊第48卷第10期》

日本近年積極推動低碳氫標準制度,由產業聯盟倡議並納入政府戰略,逐步建構政策與市場並行的框架。其設計理念在於兼顧多元技術路徑、國際規範接軌與能源安全需求,並透過示範計畫與政策支援推動落實,雖尚未形成全國性法律制度,但已成為政策判斷與補助依據,並將隨技術進展及國際趨勢持續修正。本文將梳理日本低碳氫標準制度的發展過程與運作機制,並探討其對我國建立來源證明制度的啟示。

 

觀察我國正積極建立低碳氫來源證明制度,鄰近國家中同樣仰賴進口能源的日本因此成為考察重點,本文將針對日本氫相關政策發展進行說明,剖析相關運作機制。日本作為高度依賴進口化石燃料的國家,長期面臨能源安全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雙重挑戰。

自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以來,這種脆弱的能源結構一直困擾著日本的國民生活與產業活動。東日本大震災後核電廠停止運轉,更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增加,隨著「巴黎協定」生效,日本肩負的環境責任日益加重。為應對這些問題,日本政府正努力實踐「S+3E」能源政策,即兼顧能源的安全性、穩定供應、經濟效率性與環境適合性。為此,日本採取了多項措施,如推廣節能、擴大再生能源導入、利用天然氣與核能,並評估實施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然而,單一方案無法澈底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日本需要透過「創新」來改革現有的能源供給結構,實現根本性的能源轉型。

在這樣的背景下,氫能成為日本能源戰略的關鍵核心。由於氫氣本身不含碳,燃燒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且作為能源載體,具備儲存與運輸的靈活性,日本相信,利用氫能技術能克服島國的地理限制,使其得以利用海外豐富的再生能源、未利用能源,以及適合進行碳捕獲與封存的場地。對能源資源匱乏的日本而言,氫能無疑是同時兼顧能源安全與氣候變遷對策的最佳解方。基於此強烈動機,日本抱持雄心壯志,期許能憑藉其強大的科學與技術能力,克服發展障礙,促成創新,最終成為引領全球氫能發展的先驅,實現「氫能社會」的理想。

日本氫能綠色轉型綠色創新基金低碳氫基準政策組織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