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AI趨勢下全球無人機產業發展對我國之啟示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AI趨勢下全球無人機產業發展對我國之啟示

蔡鎮優(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25/08/08)    《台經月刊第48卷第8期》

隨著AI技術快速推動無人機產業邁向智慧化、場景化與系統整合,整體發展亦從硬體導向逐步轉型為軟硬整合、生態協作的新模式,因此,各國紛紛積極發展AI無人機,強化國防應用與經濟布局,並視為未來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台灣雖具備良好的硬體基礎與應用實績,但面對全球競爭壓力與地緣政治挑戰,仍須加速技術轉型、完善法規配套,並建構自主可信的供應鏈,以打造具國際競爭力與數據主權的智慧無人機產業體系。

 

隨著全球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快速演進,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產業正逐步從傳統的遙控操作邁向高度自動化、智慧化的新階段。AI演算法與機載運算能力的結合,使得無人機具備即時環境感知、目標識別、自主決策與協同作業等能力,進一步擴大了其在軍事、農業、物流、基礎設施維運、安全監控與災害應變等領域的應用範疇,無人機產業鏈逐漸由過去的硬體製造導向,轉型為以系統整合、場景應用與資料營運為核心的新型態生態系。

另外,在地緣政治緊張背景下,無人機成為美國與中國科技發展的關鍵戰略工具之一,兩國除了將AI無人機納入國防與產業競爭戰略核心,亦從政策、技術與法規層面全方位部署AI無人機領域,展現高度競逐態勢。面對此發展趨勢,我國已積極投入AI無人機研發與應用推動,建立產業基礎與創新基地,以因應國際供應鏈重構與地緣政治風險,但仍需強化法規制度、資料治理、自主核心技術與供應鏈韌性等,打造出具國際競爭力且安全可信賴的AI無人機產業體系。


全球無人機產業發展現況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將從2024年的302億美元,成長至2029年的485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CAGR)達9.9%;其中,結合AI之自主無人機市場成長尤為迅速,成為全球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AI技術的導入,正快速重塑無人機的技術樣貌與應用場景,使其從傳統依賴遠端操控的飛行平台,升級為具備自主感知、判斷與任務執行能力的智慧型飛行器。無人機在結合電腦視覺、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及邊緣運算等AI技術後,在感測精準度、導航效率、環境辨識與行動決策等層面獲得大幅提升,並能在複雜情境下自主完成作業,減少對人力的依賴,提升任務成功率與成本效益。

無人機從最早的軍事與偵察任務,逐步延伸至農業巡田、物流配送、交通監控、能源巡檢、建築測繪、環境監測、公共安全與娛樂演出等領域。根據2025年4月Loyalty Drones針對商用無人機應用市場調查顯示,農業用無人機、燈光秀無人機、配送無人機等市場規模,到2030年分別高達104.5億美元、141.3億美元及104.7億美元,CAGR分別達13.9%、21.4%及42.6%,顯示AI與無人機技術融合所引爆的應用潛力與市場商機正持續擴大,已成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AI無人機軟硬整合國防安全美中科技競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