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韓國OTT政策及產業發展趨勢與展望
吳孟芯 (2022/07/08) 《台經月刊第45卷第7期》
網路科技的日新月異推動閱聽人的娛樂消費習慣更趨數位化,2020年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更助長全球OTT媒體服務(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應用(注1)的蓬勃發展。以Netflix為首的國際平台業者為了爭搶全球影音市場,憑藉其雄厚資本與海外通路市場優勢,積極購買影音內容版權、提高製作費預算投資獨家原創內容,不僅加速傳統電視媒體的收視戶流失,也使許多國家的影視產業生態面臨生存挑戰。
韓國影視產業近年因積極與Netflix合作而受到國際矚目,2018年至今的「屍戰朝鮮」、「愛的迫降」、「SWEET HOME」,以及2021年引發全球話題的「魷魚遊戲」,都顯示韓國在OTT平台的幫助下提高國際能見度。不過,隨著Netflix在內的OTT平台持續壓縮當地業者發展空間,韓國政府也陸續推出一系列修法、政策等舉措,嘗試解決當前全球諸多國家面臨的OTT發展課題。故此,本文將彙整韓國OTT產業及政策發展間的互動關係,以供我國參考借鏡。
韓國OTT產業發展現況
Netflix作為最早布局全球市場的國際平台,儘管2022年第一季財報顯示,其付費訂閱人數已開始隨OTT市場飽和、國際政經情勢影響而流失,但在其韓國市場中仍具有市占優勢。根據韓國第三方市調公司WiseApp公布數據,2022年4月韓國人透過智慧行動裝置使用OTT觀看影音的排名,第一名為Netflix,共計有1,055萬人,其後依序是韓國本土平台TVing (티빙)、Coupang Play (쿠팡플레이)、Wavve (웨이브)以及U+ Mobile TV (U+모바일tv);甫於2021年11月在韓國上線的Disney+則有146萬人使用,排名第六。在當月用戶使用總時長方面,民眾花費在Netflix的時間最多,達35億分鐘,相較第二名的Wavve平台多出近兩倍(附圖)。
附圖 2022年4月韓國行動裝置用戶使用OTT服務情形
與此同時,Netflix繼2021年年初宣布再投資五億美元(約新台幣148.83億元)於韓國原創內容後,2022年則公布將推出25部影視劇(包含五部電影),期望延續2021年「魷魚遊戲」帶來的熱潮。
相較之下,韓國本土影視產業業者正面臨國際平台衝擊。電視台方面,韓國三大無線電視台KBS、MBC、SBS自Netflix崛起後已出現收益下跌的情形,必須透過供給內容給OTT平台或採取合資合作開創其他收入;本土OTT平台方面,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Financial Service Commission, FSC) 2023年5月公布數據顯示,代表性OTT平台TVing、Wavve和Watcha在2021年因為投入高昂的製作成本拍攝影音內容,但觀眾流量及廣告收益並不如預期,三家平台的虧損金額高達1,568億韓元(約新台幣36.11億元)。另外在網路服務供應商方面,則隨著大量觀眾觀看年度熱播影集的影響、大量透過Netflix等境外平台觀看高畫質內容,造成電信業者需要負擔額外的網路流量成本。
韓國OTT、Netflix、數位媒體、生態平衡、本土平台、稅收優惠、網路流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