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從全球綠能發展契機,展望我國綠電市場發展及產業布局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全球綠能發展契機,展望我國綠電市場發展及產業布局

鄒逸錚.陳俞婷  (2023/03/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3期》

根據Net zero tracker統計,全球至2022年12月共133個國家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涵蓋全球8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淨零永續推動趨勢下先進國家擴增再生能源設施、加速終端部門電氣化、使用綠氫及其製品,以及結合碳捕捉封存等技術。因此,本文分析歐盟、日本淨零目標及因應策略,並規劃台灣綠能市場發展、電網及電力系統因應機制,期望持續導入多元技術、運用可行之商業模式,以及積極發展氫能技術等,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COP27)帶動淨零永續議題持續延燒,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下的目標成為全球共識,各國積極推動綠能與減碳外,國際大廠要求供應商致力減碳,使得綠能市場及產業發展出現轉變。本文藉由觀測全球邁向淨零永續發展趨勢及綠色產業發展新機,接續探討歐盟及亞洲國家淨零永續目標下之政策方針,作為我國能源轉型與產業永續發展之參考。

 

歐盟發布綠色政綱,宣示2050年實現碳中和;歐洲將碳中和目標納入《歐洲氣候法》;日本綠色成長戰略選定離岸風電、電動車、氫能、航空業、住宅建築等14個重點領域,透過明確政策指標與路徑,鼓勵全民參與、加速綠色轉型。

 

全球淨零永續趨勢

根據Net zero tracker統計,全球至202212月共133個國家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涵蓋全球8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各國實現淨零排放的時程與執行路徑雖有所差異,但目前已有17個國家或地區將淨零目標立法、38個國家提出政策文件、17個國家做出宣示或承諾、51個國家仍在提案或討論是否設定淨零目標(注1)。

2022年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發布「2022能源轉型展望:1.5℃路徑」,明確指出能源部門占目前溫室氣體排放3/4(注2)。呼籲全球應致力控制溫度上升在1.5℃以避免全球暖化,為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再生能源占比應大幅提升至整體發電量的90%,具體技術途徑包括:增加再生能源(發電或直接利用)、提高節能和能效、終端部門電氣化、使用氫能及其製品、碳捕捉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以及生質能源與碳捕捉結合(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等,目前再生能源在能源轉型占有主導地位,終端部門電氣化、使用綠氫及其製品、碳捕捉封存則為未來推動領域(圖1)。

綠能發展再生能源能源轉型碳中和氫能技術電網韌性儲能系統政策支持2050淨零永續未來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