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2023~2024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孫明德 (2024/01/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期》
展望2024年,全球經濟仍將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美國消費動能是否持續、原物料價格走勢、中國經濟前景,以及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台灣貿易與投資表現,值得預先研判並加以關注。而歐美升息雖已接近目標上限、與日本央行在新任總裁上任後,殖利率政策已開始微調,由於日、台間機械、汽車及觀光等產業處於高度競爭態勢,一旦日本貨幣政策轉向,也將牽動台灣相關商品及服務貿易的表現,勢必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回顧2023年台灣經濟,內需服務業因防疫措施鬆綁後呈現擴張,使得民間消費表現亮眼,不過自2021年起表現良好的貿易,則受到高利率、高通膨與中國疫後經濟表現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令全球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導致各國製造業活動放緩,使得台灣貿易與外銷表現大幅衰退,連帶也影響到投資表現,致使台灣經濟在2022年第四季及2023年首季呈現連續衰退,第二季才由負轉正。展望2024年,美、中兩大經濟體分別面臨消費及投資的不利因素困擾,將考驗台灣的外貿與投資表現能否恢復成長,故本文先就2023年台灣重要經濟數據進行回顧與分析,再結合國際預測機構展望,進行2024年台灣經濟預測,並分析可能影響結果之不確定因素。
觀察2023年貿易情勢,在主要出口市場方面,2023年1~10月以對中國出口表現最差,累計衰退23.1%;生產與投資在指標性產業半導體1~10月進口設備減少29.1%,因此資通產品產銷回溫尚未明顯帶動上游零組件跡象。
2023年經濟表現回顧
(一)貿易情勢
受到歐美經濟疲弱及中國復甦遲緩等因素影響,2023年上半年台灣貿易均呈現雙位數衰退態勢,不過隨著高基期已過,廠商去化庫存力道已告一段落,下半年出口衰退幅度已明顯縮減,1~10月累計出口衰退12.9%,進口更受到原物料價格下跌影響而衰退19.0%。就趨勢觀察,第一季出口與進口分別衰退19.2%及15.8%,第二季出口衰退幅度略微縮減至17.0%,進口則因油價下跌使衰退幅度擴增至24.0%,由於出口表現較佳且進口成本降低,使得貿易表現有所改善,首季貿易順差僅89.1億美元,第二季則升至175.5億美元,第三季由於資通視聽產品恢復成長,帶動整體貿易表現,使得貿易順差再度提高,累計1~10月出超金額為596.6億美元,成長39.3%。
就出口產品觀察,2023年1~10月以資通視聽產品表現最佳,較2022年同期成長18.1%,主要是美國終端庫存歷經一年來的調整已近尾聲,使得7月及8月高達四成以上的高成長,抵銷了上半年的衰退而恢復成長。不過電子零組件為資通視聽產品上游,表現相對落後,1~10月仍衰退12.2%,此外1~10月由於國際原物料價格低迷,加上國際需求疲弱,使得礦產品、紡織,及塑橡膠等產業出口分別較2022年同期衰退29.0%、27.2%及25.5%,不過國際油價及金屬原料價格在第三季出現反彈,帶動下游廠商備料意願,第三季數據已出現好轉跡象。
台灣經濟、貿易情勢、全球經濟挑戰、原物料價格、台灣內需消費、投資回溫、服務業復甦、貨幣政策、製造業衰退、地緣政治影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