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資金活水(一)群眾募資挺創新——傳統的顛覆與科幻的實踐
張嘉玲 (2016/1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1期》
自1970年代起,美國28萬家中小企業銷售量即占整體銷售量的54%,並且為美國創造66%的就業。即便中小企業在美國經濟體系中舉足輕重,卻因其缺乏擔保品或漂亮的財務報表,而難以向大型金融機構或重要投資人融資。中小企業資金取得尚且不易,創新創業者募資的管道則更加困難。
然而,2012年由歐巴馬正式簽署JOBS法案後,中小企業或創新創業者多了和「群眾」募資的管道,相當程度地改善了過往集資不易的困境。「群眾募資」除了幫助創新創業者夢想成真外,成功的群眾募資案,更將促使新創團隊成為更具規模的新創企業,帶動整體社會的就業,進而發展出顛覆傳統的新興商品或商業模式。
本文特別針對回饋型群眾募資所帶動的創新進行討論,透過2016年以來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回饋型成功募資個案的回顧,探討旅行商品、穿戴式裝置、硬體與智慧家居等四大類受到群眾支持的創新商品新趨勢。
集結群眾力量,共築創作、創新與創業夢想
根據美國全國群眾募資協會(National Crowdfunding Association)對群眾募資的定義,群眾募資為社會大眾透過小額資金贊助,發揮群體集結力量,支持個人或組織使其目標或專案得以執行完成。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群眾募資平台業者在網站架設公開平台,提供「有創新想法但缺乏資金」的人在上面展示自己的企劃,設定目標和期限向大眾募款。或是出讓公司的部分股權或專利,供有興趣的投資人進行投資。基本上,群眾募資平台可分為借貸型(注1)、股權型(注2)、權利金型(注3)、捐贈與回饋型(注4)等類別。
由於具有協助提案者一圓創作、創新或創業夢想的使命,群眾募資平台集結廣大網路族群的小額資金,發揮積少成多與聚沙成塔的效應下,也成就不凡的募資成績。根據Massolution針對全球超過1,250家群眾募資平台的調查報告,2015年全球群眾募資平台共募得344.5億美元,相較2014成長超過112%(圖1)。
圖1 全球群眾募資平台募資概況
其中又以股權型群募平台總募資金額為25.6億美元金額,成長131%,居各類之冠。借貸型居次,成長127%,共計募得251億美元。回饋型群眾募資的成長亦超過100%,總募資金額達26.8億美元(圖2)。
圖2 2015年各類型平台募資概況
由於回饋型群眾募資是直接面對消費者,測試其創新商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的效果也更為立竿見影,是故,本文以下針對2016年國內外回饋型群眾募資平台中成功募資的專案,分析2016年以來最受贊助者歡迎的創新價值與獨特體驗。
群眾募資、創新創業、回饋型募資、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居、科技新創、電子商務、募資平台、消費者體驗、硬體創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