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中國旅遊法實施後對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產業的影響——以高雄為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中國旅遊法實施後對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產業的影響——以高雄為例

林芷如  (2014/02/10)    《台經月刊第37卷第2期》

   21世紀是全球化旅遊的時代,在「地球村」的概念之下,觀光旅遊業應是最明顯的文化全球化形式之一。台灣已從長期偏重製造的產業結構,升級到以服務業為主要型態的產業模式,觀光業成了一大發展重點 2008年總統選舉後,馬英九先生對兩岸觀光交流釋出了善意,因此,200874日週末包機和陸客來台觀光政策成行,緊接718日首發團登入,後續又20116月首度嘗試開放陸客自由行,到20136月,開放的人次已增加至每2,000人,自由行儼然成為陸客來台觀光的一大主流型態。2013年中國剛實施的旅遊法,對於觀光有明確的規範,該法對於台灣整體觀光市場、住宿飯店將帶來什麼樣的效應,將是本研究的重點。

 

陸客在全球旅遊市場的概況

   依據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20136月最新發布全球觀光統計,中國2012年已超越前一年排名一、二的德國838億美元)與美國835億美元),成為世界最大旅遊消費國家(附表)。中國2012年共計花費1,020億美元在國際旅遊消費上,相較2011年的紀錄成長37%2011年總消726億美元)。根據該組織的研究,這個成長主要源自於可支配所得的提升、正確的匯率管制,以及愈加彈性開放的旅遊政策。

   事實上中國遊客在國際旅遊市場上重要性從2005年起就有明顯的跡象,在該年已成為世界排名第七的旅遊消費國家,超越義大利、日本、法國、英國等國家。2012年可說是該國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的重要躍進年,其在旅遊上所花費的總數值,不僅12年前2000年)的八倍。同時也擠下長期霸據王座的德國與美國,在國際旅遊消費上9.5%的市占率,相對於第二與第三的德國、美國皆7.8%


陸客在台灣旅遊市場的概況

   依據觀光局的統計,中國觀光客近十來台的成長趨勢統計(圖1)。可知2008年開放陸客觀光團體來台後,就有相當快速的成長,同時也因為對於台灣有文化上的熟悉感,加上語言的便利性,到2009年便已逼近長期以來據為台灣最大客源國的日本。這個頭銜,中國很快地2010年拿下,同時也因20116月台灣首次開放陸客自由行,此後每年又以倍數放寬接受陸客每日來台自由行的人數申請。統2012年中國來台旅客已2,586,428人次,將近是日本來台人次的兩倍、港澳2.5倍、美國六倍。從前UNWTO的年度報告和觀光局的統計資料,皆顯示了研究台灣的飯店旅館市場,不得不優先研究陸客的發展趨勢。

 

1  來台主要客源國旅客成長趨勢

 

   關於中國遊客在台消費的紀錄統計,可從觀光局每年發布的「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中了解發展方向。以2010年而論,中國來台觀光(含觀光團體和自由行)總體而言每日每人的花費中,20.69%支付在住宿旅館上,若是以觀光團體形式前來旅遊的中國客,則僅僅花19.21%在住宿上。到2011年兩者間的占比分別下降16.47%14.23%2012年再度滑落13.72%12.01%,由此可知住宿占旅遊總費用的比例逐年遞減(2)。

中國旅遊法陸客自由行觀光發展高雄旅宿市場升級旅館競爭力國際觀光旅館消費結構住宿市場旅遊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