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沒有硝煙的新戰場——我國資通安全面臨的挑戰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沒有硝煙的新戰場——我國資通安全面臨的挑戰

王仁甫  (2008/12/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12期》

資訊安全事件類型日益複雜

近年來藉由隨身碟使用造成電腦間病毒相互感染與攻擊事件,以及混合型病毒蠕蟲事件、網路釣魚、間諜軟體、殭屍電腦等資安威脅持續發酵,依主計處96年電腦調查概況中可知,我國遭遇資安事件(含無損失比例),從95年的51.85%到96年之52.4%有稍微升高的跡象,其中資安事件以受電腦病毒感染的比例最高,政府機構對於病毒控制情形較佳感染比例為27.9%,而學校較為嚴重感染比例為58.3%,根據台經院「96年資安關鍵指標綜合研究計畫」調查,我國資訊安全事件來源源自內部比例仍偏高,此可透過內部稽核強化內部管理能力加以改善,但現行我國組織具主導稽核員比例仍偏低,使得稽核人員不一定能落實執行稽核,以促使組織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能有效運作。綜觀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皆鎖定上市企業或擁有多筆個人資料之相關企業,規範並要求其資訊安全防護能力,包含對上市企業進行內部稽核與防護能力評鑑等措施,我國也應朝向此一政策實行之。

且根據本文針對台灣2004人一般民眾調查,在家仍有五成左右遭受到病毒攻擊,其次是駭客攻擊,就2007年台灣為資安事件來源國之比例,我們可以發現此三項於2006年占世界比例皆在2%以上(表1),雖目前已逐漸有所改善,但遭受傀儡程式感染之電腦數仍相當嚴重,值得我國注意。在國內犯罪方面,電腦網路犯罪占全般刑案的比例,從95年的4.43%升高至96年的5.95%,可見我國一般民眾與企業面臨資訊安全事件已日趨複雜,未來資訊安全相關投入也勢必愈趨重要,詳見表2。


1  我國遭遇資安事件之發生率

 

1  我國為資訊安全事件來源國之比例

 

2  電腦網路犯罪占全般刑案的比例

 

政府部門對於資訊安全積極投入

面對日益複雜的資安環境,政府與企業是否有足夠防護投入作為因應,我們可以從主計處96電腦概況調查可見一斑,其中政府部門資訊安全預算占資訊預算比例為7.56%,低於96年美國9.08%,但與OECD建議10%差距不遠,而企業部門資訊安全預算占資訊預算比例主計處調查為5.4%(2006年為5.08%),且整體平均支出1.3萬元(95年平均1.13萬元),較美國(2008年)CSI調查平均6.2%為低,詳見表3;在人力投資方面,根據本文調查95年度我國整體專任資安人員占資訊人力比重為0.21,以學校機構最高,是由於其每家具資訊人力數最低,就每家平均具有資安人數而言,對政府、高科技大企業、金融業這類風險性偏高,組織龐大的公司來說,將資安工作由自己執行(in-house)可能比較符合經濟效益,因此大約有75%企業具資訊安全人員,平均每家專任1.38人,而兼任1.53人,為組織中配置比例最高,在政府機構方面有54.8%有配置資安人員,但由於礙於人事規定,使得專任比例較低,故每家專任平均0.4人,而兼任1.88人,但是對中型或小型企業來說,資安人力的配置可能要付出多餘的費用,僅22.25%有配置資安人員,平均每家只有0.27人專任,0.24人兼任,由此可知我國目前資訊安全投入主要問題在於人力資源投入不足,大企業雖紛紛設置資安主管,但其教育訓練投入仍需要再加強,而我國一般民眾在資安意識與認知已達一定水準下,相較中小企業資安意識仍較薄弱;學校雖宣導比例較高,卻無法投入相關人力與設備,是資安環境中較弱一環,我國雖在各項認證逐年提高下,電腦網路破案率也接近五成,但由於本國個資法等修法與立法尚未完善,於是對於擁有個人資料等大企業無法以法令規範(目前草案仍在立法階段),成為個人資料保護的闕漏面,詳見表4。

資安威脅病毒攻擊駭客攻擊內部安全資安防護人力投入防護設備中小企業資安法規防毒軟體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