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歐盟推動淨零科技以提升國家韌性之趨勢分析
吳惠萍.羅軒澔 (2023/10/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10期》
歐盟一直以來都將氣候變遷視為重要議題,並積極投入研發和實踐各種環保政策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為協助成員國進行綠色能源轉型,歐盟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援、技術發展、碳排放交易制度、碳邊境調整機制等,希望能在市場中創造綠色經濟的經濟誘因。歐盟的綠能轉型策略顯示綠能在全球經濟中的關鍵地位,而且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我國應密切關注這波浪潮與趨勢,從而展現台灣綠色技術創新的實力。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各國政府與企業正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以緩和對環境的影響,並朝向可持續發展與永續性前進。為此,歐盟已於2020年9月通過《歐盟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規範其會員國皆須遵守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Net Zero),實現目標方式包括減少碳排放、投資綠色技術等措施,使歐盟成為全球淨零科技的領導者。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歐盟淨零排放目標與相關政策,並且探究如何透過創新科技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從而提升國家經濟發展韌性。
公正轉型基金、55法案、循環經濟行動計畫、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為歐盟淨零排放目標和政策措施,而歐盟以淨零技術達成排放目標,也為日後決策提供了更廣泛的視角。
歐盟淨零排放目標和政策
《歐盟氣候法》是歐盟綠色政綱的核心部分,更是歐盟履行「巴黎協定」承諾的重要依據,這項法規不僅推動歐盟自身的綠色轉型,期望能引領全球氣候行動的步伐,目標是2050年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吸收量達到平衡,停止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為實現這一目標,歐盟以及「歐盟綠色新政」為主,發布了如下一系列的計畫與措施:
(一)公正轉型基金
公正轉型基金(Just Transition Fund, JTF)是歐盟綠色新政的一部分,目的幫助其成員國進行綠色能源轉型,並且緩和轉型受影響的區域和群體所造成的衝擊,保護傳統產業、提供培訓和職業轉型支援、改善能源效率、建立可再生能源設施,以及進行綠色創新和研發活動等,以確保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地受益於綠色經濟轉型,並且減輕因轉型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衝擊。
(二)55法案
2021年歐盟提出「55法案」(Fit for 55)新政策方案,目標到2030年將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少55%(與1990年相比),為歐盟在2050年達到氣候中立的目標設定了中期計畫,並且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歐盟的所有政策和制度都必須適應(fit)這一改變。
淨零科技、碳中和政策、能源轉型、氫能發展、循環經濟、碳捕捉、綠色投資、氣候法案、歐盟碳市場、公正轉型基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