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2025年台灣整體產業景氣剖析與展望
劉佩真 (2025/01/09) 《台經月刊第48卷第1期》
2025年台灣產業發展聚焦製造、服務及不動產業。製造業受美中對抗影響,供應鏈重組加速,涵蓋AI、電動車等領域,而觀察台灣半導體業國際需求增長,地位進一步提升,企業布局轉向美、歐、日及東南亞,並減少對中國依賴,而碳費開徵推動鋼鐵、石化及半導體等行業加強碳管理。服務業透過AI優化選品、物流及行銷,提升數據價值;不動產業因應ESG與淨零趨勢,綠色租賃需求增長,商辦升級符合綠建築標準,業主需加速轉型以維持競爭力。
2024年國內經濟成長率已從2023年的谷底1.31%提高至台經院預測的4.03%(2024年11月7日),主要是來自於外熱內溫的產業結構格局;特別是國內製造業又以科技行業與AI相關的供應鏈表現最為突出,反觀傳統產業始至2024年下半年才陸續浮現復甦訊號;而2024年主要商業營業額則估計有高個位數的增長,動能主要是受惠於批發業因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暢旺,帶動相關科技業對於批發業的備貨需求,其次則是零售業因股市行情熱絡、業者展店及推出多元行銷活動推升買氣,使其營業額為成長格局,再者則為餐飲業,因第二季爆發多起食安事件、民眾出國人數眾多的排擠效果而有所減緩2024年的營業額增幅;至於2024年上半年不論是住宅或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皆優於預期,也使得台經院所公布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持續處於「看法樂觀」的現象中,不過6~9月起政府再度針對房市祭出各項管制,致使整體房市信心出現降溫格局。
而在2025年方面,製造業中預估受惠於新興科技領域帶給予相關ICT行業持續發展的契機,特別是半導體業,其表現仍是優於面臨產業轉型、客戶端過於集中於中國的傳統行業,不過整體製造業因2024年基期較高的緣故,將使得2025年呈現成長趨緩的態勢;而2025年主要商業營業額年增率恐將由2024年的高個位數往中個位數靠攏,係因批發業的備貨需求未如2024年強勁,加上零售業、餐飲業的增長動能在2022~2024年連續三年呈現正數態勢後,開始呈現增速減緩的格局;以不動產市場而言,有鑑於基期墊高,加上政府各部會對於房市的打炒房政策較無鬆綁空間,基調將以精準、策略調控為主,故2025年住宅、商用不動產的交易規模將出現萎縮,惟價格因營建成本居高不下、碳費徵收在即所產生的綠色成本而尚難有波段明顯下跌的空間。
錯綜複雜的產業經營環境
(一)科技產業新格局 AI引領全球供應鏈
2024年以來國內產業所面臨詭譎多變的經營環境,包括台灣AI供應鏈位處全球制高點的地位、美國總統大選再次掀起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半導體業的局面、美對中的半導體科技戰採取管制與關稅雙夾擊措施、護國神山台積電在全球頂尖賽局中全面勝出、供應鏈移轉使新區域製造中心崛起、電動車邁入紅海市場且美對中課徵100%關稅牽動版圖變化、地緣政治與戰爭因素使原物料報價波動大、紅海事件及巴拿馬乾旱使貨櫃與散裝運價雙漲、ECFA 134項終止導致部分傳產面臨轉型壓力、碳費徵收即將啟動而使我國將進入排碳有價階段、花蓮403強震加速讓國內進入大都更時代等。
台灣產業發展、半導體業、AI供應鏈、碳費徵收、製造業轉型、電動車市場、地緣政治影響、服務業數位化、不動產綠建築、ESG趨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