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2020年APEC議題重點及後2020願景的發展
林映均 (2020/05/08) 《台經月刊第43卷第5期》
2020年是APEC承先啟後的關鍵一年。一方面部分議題因為重要文件即將屆期,需要進行最終成果盤點並思考下階段的工作重點;另一方面APEC必須針對全球經濟成長停滯、經濟成長下的所得分配不均、數位科技帶來的經濟與商業模式挑戰,以及當前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等,擘劃下世代的發展目標。在雙重任務之下,2020年主辦經濟體馬來西亞提出「共享繁榮」(shared prosperity),不但作為APEC年度主題,也試圖結合後2020願景(Post-2020 Vision),引領APEC未來的發展。
本文將先說明2020年APEC議題的發展主軸,從「總體經濟發展vs.個體發展需求」、「經濟成長vs.社會發展」兩個視野,分析馬來西亞與其他經濟體提出的相關倡議。第二部分簡述2020年即將屆期的重要文件所涉及的個別議題,當中又以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的茂物目標最為關鍵。由於APEC討論後2020願景的目的,就是要尋求足以取代茂物目標,以引領APEC未來10年、20年發展方向的目標,因此第三部分針對馬來西亞企圖以共享繁榮連結2020年議題發展與後2020願景發展,分析主要經濟體的立場。最後,本文觀察目前已開發經濟體和開發中經濟體對於包容性成長議題的分歧立場,認為兩方陣營的角力,將是後續觀察後2020願景發展的重要指標。
2020年APEC的發展主軸
2019年馬來西亞在非正式資深官員會議(ISOM)宣布,2020年APEC主題設定為「優化人民潛力、共享繁榮未來」(Optimising Human Potential towards a Future of Shared Prosperity),依此規劃出三大優先議題領域(以下簡稱優先領域),分別是「強化貿易與投資之論述」(Improving the Narrative of Trade and Investment)、「透過數位經濟與科技促進包容性經濟參與」(Inclusive Econom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Digit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及「驅動創新永續」(Driving Innovative Sustainability)。
此三大優先領域看似不脫APEC目前關注議題的範疇,如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捷化、包容性成長、永續環境發展。然而,進一步觀察馬來西亞針對此三大優先領域所設定的工作重點,對於2020年APEC議題的發展偏重在包容性成長。對於馬來西亞而言,包容性成長係指追求自由與開放貿易投資時,也能考慮人民需求與社會福利,使經濟政策能有助於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等其他公共利益。因此,包容性成長不限於單一經濟體內個人與企業的發展落差,也考慮到APEC經濟體之間的發展落差。在包容性成長的目標下,本文提供兩個視野觀察2020年馬來西亞規劃的工作重點,以及經濟體提出的倡議:(1)總體經濟發展與個體發展需求兩者的平衡;(2)經貿政策與社會發展兩者的互補思考。
(一)總體經濟發展vs.個體發展需求的平衡
1.強化貿易與投資之論述
馬來西亞針對第一優先領域為「強化貿易與投資之論述」,規劃與包容性成長相關的重點工作有二:(1)「超越GDP」(Beyond GDP)議題,企圖改善現今以商品服務市場價值為主的經濟量化指標,鼓勵亞太區域發展能捕捉人民福祉、環境變化等影響經濟發展相關因素的新經濟指標,使決策者能有更多元與全面的視野規劃經濟政策;(2)「包容性與負責任的企業」(Inclusive and responsible business)議題,強調企業的商業活動與投資應該關注對於社會的影響與實質效益,並將此項目列為APEC投資專業小組(Investment Expert Group)的固定議題(a permanent issue),擴展投資自由化與便捷化的討論廣度。
APEC後2020願景、共享繁榮、貿易自由化、包容性成長、數位經濟、永續發展、經濟分歧、茂物目標、原民經濟、全球價值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