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高通膨對歐盟中小企業的衝擊與歐盟國家的因應政策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高通膨對歐盟中小企業的衝擊與歐盟國家的因應政策

林秀英、賴慶玲  (2024/07/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7期》

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原物料嚴重短缺、技術勞工稀缺與市場需求升高等多重因素,導致歐盟通貨膨脹現象。相較於大型企業,高通膨對中小企業造成的衝擊程度更大,加上這些負面影響容易外溢,將牽制歐盟整體的經濟發展。為此,歐盟國家推出各式各類應對通膨衝擊的政策,大致可分為三類:解決「通膨成因」的政策、減緩「通膨衝擊」的政策、因應高通膨期「危機處理」的政策。

 

在過去的十年間,歐盟地區的通貨膨脹率(Inflation rate,又稱為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年增率)一直盤旋在2%左右,但受到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油價、大宗原物料及食品類價格大漲,引發通膨率急升。回顧歐盟通膨率變化從2021年起開始上升,更在202210月達到近年來最高峰11.5%,成長了五倍以上。儘管歐盟執委會在2024515日公布2024年春季經濟預測,預估歐盟通膨率將從20236.4%下降至2024年的2.7%2025年更可下降接近十年水準的2.2%。但近兩年這股迅猛的通膨熱浪已對歐盟企業造成莫大的衝擊,特別是占企業總數99.8%的中小企業。本文的研究目的將針對歐盟地區近年來的通膨率變化、特點與驅動因素,以及高通膨對於產業與中小企業造成何種衝擊,並進一步分析歐盟主要國家推出何種因應通膨的政策及作為,與需要警惕的政策弊端及注意事項,以期作為國內政府部門施政之參考。

 

高通膨對歐盟中小企業直接造成的影響包含:收款期延長、獲利能力下降、能源轉型、公共採購的參與度降低;間接造成的影響包含:破產風險增加、企業投資與成長步調放緩。

 

近年來歐盟通膨的趨勢

在過去的十年間,歐盟通膨率一直維持在2%左右,雖從2018~2021年年初,每年的通膨率略有上升,平均值落在0.8~2.5%之間。但從2021年起通膨率開始上升,並一度在2022年暴漲,成長了五倍之多,達到10%以上。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由14個產業合計的平均生產者通膨率(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在2021年第一季至2022年第三季期間的成長速度甚至高於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The Harmonis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s, HICP),主要是受到能源密集產業、再生能源產業、建築業、運輸業、電子業、零售業和農業食品業等產業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飆升的影響。到了2022年第四季,由於各國央行開始著手調升利率,以及歐盟各國政府採取各種針對通膨的應對措施,通膨成長率已逐步放緩(附圖)。

 


附圖   EU-27通貨膨脹率變化

 



資料來源:Eurostat (2023)

高通膨中小企業影響能源轉型供應鏈危機融資困難破產風險公共採購通膨政策延遲付款綠色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