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包容性企業成長:以APEC服務業為例
鍾佳容 (2016/04/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4期》
包容性企業(Inclusive Business)為2005年由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提出,認為直接或間接地透過供應鏈為低所得收入戶提供工作機會,發展符合低收入社群對於食衣住行之基本需求,進而成為永續經營之解決方式。而APEC服務業議題之發展符合包容性企業發展之特性,因此本文將探討包容性企業特質與對APEC服務業之影響。
包容性企業之內涵
包容性企業的概念並未有明確的定義,某種程度來說,它與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相似。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包容性企業團隊(Inclusive Business Team, World Bank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全球總裁(Global Head) Eriko Ishikawa女士表示,包容性企業的定義為透過私部門的商業營利模式提供可評估的解決方案,以提升低收入戶的收入。20國集團(G20)則成立專案小組,專職負責包容性企業之框架,G20認為可以透過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與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IDB)幫助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推動包容性企業。Ishikawa女士也提出四點說明「包容性企業」之重要性,包括有助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終結極度貧窮、促進經濟永續成長,以及打造包容性經濟。包容性企業將會改變傳統企業模式,照顧過去傳統企業無法顧及的金字塔底端60~80%的弱勢族群,也可廣納其他群體,包括學生以及婦女等。
2010年APEC領袖宣言呼籲在APEC區域內發展……更均衡成長、包容、永續……。2015年包容性企業首次在APEC被提出;2015年3月APEC IEG提出「APEC公私部門投資議題對話:透過包容性企業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倡議,並受採認。其後,菲律賓在同年8月27日在宿霧舉辦「包容性企業政策對話」(PPD on Inclusive Business),會中各會員針對包容性企業之最佳範例進行分享與交流。11月12日菲律賓在總結資深官員會議前夕於馬尼拉舉辦「APEC包容性企業之高階對話」(APEC High Level Dialogue on Inclusive Business),邀請APEC會員經濟代表、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世界銀行、ABAC主席、APEC祕書處執行執行長Alan Bollard博士、菲律賓Ayala集團執行長Jaime Augusto Zobel de Ayala等,共約300名代表出席與會。
不同以往,此次會議召開具特殊意義。以往CSOM會議前鮮少召開類似之研討會,2015年主辦會員菲律賓以「建立包容經濟,打造美好世界」作為APEC之年度主題,鑒於包容經濟有助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刺激就業機會,並有助中小企業之發展。
APEC服務業議題之進展
(一)APEC服務業合作架構
2015年主辦會員菲律賓提出「APEC服務業合作架構」(APEC Services Cooperation Framework, ASCF)倡議,並獲得資深官員採認。該架構闡明服務業在APEC地區之重要性。一方面,發展服務業可創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服務業貿易化可促進科技移轉,提升產業競爭力與生產力,提供國內服務業供給者標準,進而降低成本,並提供消費者更廣泛的商品選擇。
對於提升APEC服務業議程(Advancing the Services Agenda)而言,推動APEC服務業議題有助達成APEC茂物目標,促進2010年「APEC領袖成長策略」(APEC Leaders' Growth Strategy)、「APEC連結性藍圖」(APEC Connectivity Blueprint)、「APEC提升全球價值鏈之合作策略藍圖」(APEC Strategic Blueprint for Promoting Global Value Chains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等。
包容性企業、服務業競爭力、全球價值鏈、微中小企業、APEC、經濟包容性、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政府政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