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抗癌免疫療法科學突破之啟示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抗癌免疫療法科學突破之啟示

金惠珍  (2017/11/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11期》

自從《科學》(Science)雜誌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的首位,被稱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後,用於癌症治療的第四種療法,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進展、企業合作、併購、融資的新聞即層出不窮。就在2017年8月近尾聲,製藥商吉利德(Gilead Sciences)宣布將以119億美元併購荷蘭生物製藥公司Kite Pharma,來強化其新藥專利組合及癌症藥物,接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宣布批准諾華製藥(Novartis)的CAR-T治療藥物Kymriah (tisagenlecleucel)上市,價格為47.5萬美元,預計將創造數十億美元的營收。兩則帶著龐大商業利益的重磅消息一公布,成為各界注目焦點。從技術突破到市場發展,免疫療法無疑地已成為當前最熱門的生物製藥研發領域。

然而免疫療法成為科學突破卻並非偶然,而是先進國家對生醫創新環境的反思,從整體研發結構上的改變,提供免疫療法技術發展的溫床,即使今日,免疫療法已進入市場的藥物數不多,絕大多數還停留在研發階段,但在可預見的市場潛力下,卻已開始朝向產業化發展。

 

全球製藥產業發展趨勢

全球人工智能及認知科學專家Piero Scaruffi於2016年提出未來十大科技風口,其中生物科技最具有影響力,從20年前開始生物科技產生了泡沫,但2010~2015年期間,標普500指數顯示生物科技指數飛漲400%多,生物科技整體的趨勢不斷前進、向上。

新藥發展未來將朝向生物製藥發展方向,依據Evaluate Pharma市場預估,生物製藥市占率逐年成長,2016年已到25%,預測2022年將達到30%;再從全球百大藥品銷售額占比來看,生物製藥在2016年已占49%,預測2022年銷售額占比將超過化學製藥,達到52%(圖1)。從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生物製藥產量雖比不上化學製藥,但單價售價高,創造的市場價值驚人,因此連大藥廠都相繼投入,未來仍是新藥開發的主要趨勢。

 

1  全球化學製藥與生物製藥銷售率及市占率趨勢

 

製藥產業與人類生活的需求息息相關,主要在解決人類重大疾病問題。從應用需求上來看,隨著全球人口老化趨勢,癌症治療市場迅速擴張,政府、保險機構及個人對延長壽命的醫療投入也不斷增加。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癌症報告2014》(World Cancer Report 2014),全球癌症病例呈現高速成長態勢,將由2012年1,400萬人逐年遞增到2025年1,900萬人,2035年將達到2,400萬人(圖2)。癌症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逐年遞增,在一些地區癌症的死亡率已經超過心血管疾病,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大威脅。而「癌症負擔」―因癌症所創造的經濟負擔,在2010年估計為1萬1,600億美元,並正在對不少國家造成負面影響,尤其發展中或低發展國家更是直接衝擊。

免疫療法癌症疫苗CAR-T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製藥腫瘤治療新藥開發開放式創新研發投資台灣生技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