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亞太地區能源供需及區域內各國未來布局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亞太地區能源供需及區域內各國未來布局

孫明德  (2008/02/11)    《台經月刊第31卷第2期》

亞太地區能源需求概況

近十年以來,亞太地區能源需求隨著地區經濟消長而有所變化,1998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亞太地區各國經濟受到不利衝擊,能源消費成長率迅速滑落,其中石油及煤的消費甚至出現衰退2000年起,由於亞太地區經濟逐步復甦,能源需求開始回溫,並2003年起出現快速成的成長。就主要能源種類消費趨勢加以分析,其中石油為亞太地區重要的能源項目,不過隨著國際油價波動以及多國政府鼓勵清潔能源使用,近年亞太地區天然氣與煤炭消費量之成長率超越石油,如1所示。 


1 亞太地區能源消費成長趨勢

 

1996~2005年期間,亞太地區天然氣消費年成長率平均6.5%,高於煤炭及石油4.7%2.7%,即使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石油及煤炭消費呈現衰退時,天然氣消費仍有所成長,且於次年度即大幅反彈,其中又1996~2002年期間成長最為快速。而2003年後,由於國際油價持續上揚,加上亞太地區煤炭產量較石油充裕,帶動了煤炭消費量的大增20032004年均達到二位數以上的成長2005年也達8.0%,高於同時期石油及天然氣的成長率。

(一)在石油部分

由表1分析亞太國家地區主要能源消費比重可知,在石油部分,日本原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石油消費國1995年石油消費占亞太地區31.3%,其次為亞洲四小龍20.0%,但隨著日本產業轉型,石油耗用量逐年減少,19952.7億噸的消費量2005年減少2.4億噸,加上中國及印度等國經濟崛起,擴大其對能源的需求,使得日本石油消費占亞太地區比重,逐步被中國及印度取代,日本石油消費比20051995年減少9.4個百分點,而同時期中國比重則增加10.5個百分點,石油消費量成長一倍,達327億噸,因此取代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在全球也僅次於美國,南亞的孟加拉、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石油消費也有所增加,但不如中國明顯。 


1 亞太地區國家地區)能源消費比重

 

(二)在天然氣部分

1995年時日本居亞太國家首位,消費比重28.1%,雖然天然氣消費有所增加,不過其重要性也逐步被其他國家取代,其中以亞洲四小龍消費成長較為明顯,1995年占亞太地區天然氣消費7.4%上揚200512.4%,而中國及印度由於空氣汙染嚴重,政府不斷提倡清潔能源的使用,加上天然氣主要管線陸續鋪設完成,未來在天然氣的消費可望大幅成長。

(三)在煤炭部分

相較日本及亞洲四小龍依賴石油能源,中國與印度由於煉油技術較為落後,加上其煤炭礦藏較石油豐富,因此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來源,中國能源結構中69.6%使用煤炭,印度則為54.97%。但由於對空氣汙染的不利影響,加上礦災意外不斷發生,使得中國政府正經由宏觀調控政策,逐步限制新礦開發及舊礦生產,未來煤炭消費可能僅維持目前水準,不易再有大幅成長。 

能源安全國際油價能源供需亞太經濟再生能源天然氣市場石油進口區域合作能源轉型供應鏈布局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