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圓夢推手的理想與現實——群眾募資平台的發展現況與挑戰課題
林秀英、陳勇志 (2013/03/08) 《台經月刊第36卷第3期》
群眾募資定義、類型、運作模式與興起原因
(一)定義
「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或稱為「眾籌」的概念來自「眾包」(crowdsourcing)的延伸,眾包是利用「群眾」(crowd)獲得產品開發活動的創新點子、意見回饋與解決方案,而「群眾募資」是匯集許多個別群眾之資金,支持其他人或組織完成其創意或想要進行的專案。此種新型的財務工具,通常是透過一個網絡平台來運作,如美國Kickstarter網站就是提供文創與多媒體工作者一個向大眾募資的代表性平台,該模式的特色在於捐助者並不要求「對價」的貨幣報酬,而是樂於看見其捐助或投資的錢,能協助他人實現一個理想或夢想。
(二)型態
一般而言,群眾募資的類型有四種,包括:
1.捐贈(Donation)、慈善募款(Philanthropy)與贊助(Sponsorship):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民眾透過募資平台的網路專案,提供捐款給要完成夢想的個人或一群人。通常捐助者不要求財務報酬,但受捐者會提供禮物、創意商品或一場表演等非貨幣的報酬。提供這類群眾募資專案的平台包括:Kickstarter、IndieGoGo、RockerHub、Faithfunder、CharitySub、ChipIn、Catchafire。
2.獎酬(Reward)基礎、群眾共同生產(Crowd co-producion):群眾投資一個專案或公司,一旦產品銷售後可以從收入中獲得部分的權利金(Royalties)。或是藉由粉絲透過「預購」(Pre-ordering)「未來」產品的方式支持專案,主要的平台包括:Quirky、Kickstarter、IndieGoGo等。
3.P2P借貸:又稱為「點對點的小額貸款」(Peer to Peer Lending, P2P-Lending),通常指微型貸款,一般是附帶利息的融資支付,有些則是社會公義性質的「免利息」借貸。此平台的機制是讓借款者和貸款者互相透過平台聯繫,貸款者有時候無法自己提出申請,中間還會有一些當地非政府組織協助提出申請。目前提供這類群眾募資專案的平台包括:KIVA、RateSetter、Funding Circle。
4.股權(Equity)基礎的群眾募資:微型投資一家私人公司的股權,或是出售公司部分股權進行募資(如天使與創投資金)。提供這類群眾募資專案的平台包括:Profounder、AppBacker、PeerBackers、GrowVC。
(三)運作模式
一般而言,以捐贈或預購基礎的群眾募資平台在專案募款的運作步驟與模式,大致如下:
1.提案申請:將完整的專案項目(包含:題目、敘述、媒體、目標、時限、以及回饋)寄給群眾募資網站負責人,審核通過後,可成立專案頁,利用網站進行宣傳匯集人氣。案件募資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全部擁有或完全沒有」(All-Or-Nothing),若期限內募得的金額超過所設定額度,提案者可獲得資金,若未達目標則退回,如Kickstarter與Gamesplant。二是「擁有募集的全額資金」(Keep-It-All),即發起人設定募款目標後,就算期限內無法達到該額度,計畫發起人仍會獲得帳面上已有之捐款額,如IndieGoGo、8-Bit Funding、RocketHub、Desura等。
2.回饋方式:針對捐贈基礎的募資專案而言,捐助者可能是出於贊助心態,原則上不求對價回報,而發起人的回饋可能是一個試作品、一場演出或一聲感謝等,如Kickstarter、IndieGoGo等。至於「預購」型態的募資,出資者的出發點是以購買產品為主,如Desura、Appbackr。有些專為遊戲開發募資的平台,會鼓勵開發者除了依照贊助額度設立不同獎勵外,再提供特定級別的贊助者最高達總收入50%的報酬,以刺激潛在的高額贊助者出現,如Gamesplant。
3.獲利模式:群眾募資平台經營者的獲利模式不盡相同,通常是收取總募資金額的某個比例作為佣金,比例由2~25%不等,通常在北美地區與歐洲國家相對較低,也反應該地區的競爭程度。有些以遊戲開發為主的募資平台,如Appbackr除了為Mobile app專案籌資收取佣金外,也會以低單價一次購入大量產品方式資助開發者,然後經營虛擬app商品販售的生意,是商業模式較多元的型態。
群眾募資、Kickstarter、創業籌資、股權募資、P2P借貸、數位經濟、創櫃板、JOBS法案、金融創新、創新創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