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從美國、日本、中國經驗探討我國博士後研究機制
洪毓甡 (2011/05/05) 《台經月刊第34卷第5期》
研究人力是一個國家維持和強化研發活動的關鍵所在,而研發活動又與國家經濟成長息息相關,隨著全球化競爭時代的來臨,如何擁有量多且質優的研究人力,就成為各國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為提升國家競爭力,各國莫不積極透過各種政策與機制培養高級研究人力,在各種人才培養機制中,博士後研究機制由於有助於養成具有獨立研究能力之高級研究人才,因此備受各國重視。
有鑑於博士後研究機制的重要性,各國常透過持續性的調查,掌握追蹤博士後研究者相關資訊。透過調查,除能瞭解博士後研究之人力概況、績效產出之外,也能依據博士後研究者的需求,調整機制並研擬配套措施;部分國家甚至將調查結合評鑑機制,以評鑑博士後研究者在博士後研究期間是否獲得妥善的管理與訓練,與是否有良好的研究產出。
為配合國家發展需要,培養高級研發人才,國科會、中央研究院與政府相關單位補助或聘任博士後研究員已行之有年。然而,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國目前僅有博士後研究補助與聘任等相關規定,有關博士後研究員之培訓、管理與行政支援狀況,以及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需求、就業流向概況、研究產出等各項資訊卻相對闕如。爰此,本文擬借鏡美國、日本、中國對於博士後研究機制的作法與相關調查,對我國博士後研究提出建議。
美國、日本、中國博士後研究概況
(一)美國
美國的博士後制度起源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目的是希望資助優秀的青年學者在較好的研究條件下從事研究。由於博士後研究有助於獲取更多的研究經驗、累積研究資歷,因此常被視為通往學術生涯的必要途徑。美國大學聯盟博士後培養委員會針對研究型大學進行調查後指出,受調查學校中,2/3系所聘用的助理教授都曾具有博士後研究經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也指出,從1973~2006年間,美國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者的比率已由13%增加至46%(國科會,2010)。
雖然美國博士後研究機制相當普遍與多元,但迄今尚未有專責管理機關存在。為瞭解博士後研究機制的運作狀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Sigma Xi科學研究社群等機構,都曾針對博士後研究進行調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並曾透過「科學與工程領域研究生與博士後研究調查(Survey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ostdoctorat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SS)」與「博士學位調查(Survey of Doctorate Recipients, SDR)」兩項調查推估美國博士後研究人數。經推估後發現,2008年美國博士後研究者人數達89,300人,其中75%的博士後研究者任職於教育機構;11%任職於企業或非營利機構;12%任職於政府單位。
Sigma Xi科學研究社群也曾於2003~2005年間,針對美國47個研究機構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任職機構所提供的訓練、薪資福利越好,博士後研究者的產出越佳。Sigma Xi組織更進一步利用調查結果,以「主觀的成功狀況」、「與指導教授的關係」、「發生衝突與不當行為狀況」及「成果產出」四面向來評鑑博士後研究機制的成敗(Sigma Xi, 2006,表1)。
表1 SigmaXi科學研究社群之博士後研究機制評鑑面向及指標
(二)日本
重視人才培育是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之根本所在,為培育高級專業人才,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於1985年設立特別研究員制度(附注),每年提供數百個博士後研究補助名額。文部科學省也在科學技術人才的育成政策下,透過多項計畫培養博士後研究者。
在日本積極培育高級人才的政策方向下,博士後研究員人數逐年增加,並有14.7%的博士畢業後選擇從事博士後研究。2008年日本博士後研究人數已達17,945人,較2004年成長21%。在任職機構方面,71%任職於大學、27%任職於獨立法人機構,在其他機構任職者則相對較少(文部科學省,2010)。
為掌握博士後研究人力與機制運作狀況,文部科學省每年針對博士後研究機制進行多種調查,例如:「大學、公立研究機構博士後研究者僱用狀況調查」、「八機關博士後職業流向調查」、「博士後研究者職業選擇與意識調查」、「博士後研究活動與生活意識調查」等。日本學術振興會每年也針對剛結束特別研究員制度者,以及結束一年、三年、五年者進行長期追蹤調查。透過分析發現,隨著時間增加,特別研究員成為專職研究者的比率越高,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或擔任非專任性研究工作者則隨著時間增加而減少(附圖)。
附圖 2006年完成特別研究員制度者之就業狀況追蹤
此外,文部科學省的調查也指出,日本53.2%的研究人員曾擁有博士後研究經驗,35~44歲群體中更有40.4%曾有四年以上博士後研究經驗,顯示博士後研究已經成為日本研究人員生涯中一種愈來愈普遍的職業發展階段。調查也發現,博士後研究經驗對於研究人員的研究產出有正面幫助,擁有博士後研究經驗者的英文論文生產數量不僅較多,他們與國際其他研究者合著的論文數也較多(文部科學省,2009)。
博士後研究、人才培育、高級研究人力、國際比較、機制評鑑、研究產出、企業博士後、博士後追蹤調查、學術就業、科技創新政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