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SRA在德國未來製造2030平台的應用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SRA在德國未來製造2030平台的應用

劉翰璋  (2018/10/09)    《台經月刊第41卷第10期》

面對日趨複雜的科技、創新與社會議題,政策制定與治理面臨新一輪的挑戰。其中攸關產業發展與創新的政策治理尤甚,因為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力不只是特定關鍵技術的突破與改變,同時還要考量人口結構的轉變、環境議題、法規的調整、市場需求移轉等非單一企業可以掌握的外部因素。

如當前製造業的數位轉型議題,傳統製造業者要面臨的不僅是陌生的數位技術,還須面對數位人才取得,資金的取得,商業模式與市場需求調整等不同面向議題之衝擊,而且不同產業所面臨的情況皆有所差異。政府提供任何單一方面的解決方案對業者的助力皆有限。

因此,政府藉助與產學研利害關係人合作之力,共同應對這類產業轉型議題成為必然的趨勢。我國針對產業數位轉型所提供的「智慧製造」方案,便是首度由產業公會、企業、中央及地方政府與研究法人組成聯盟共同提供我國製造業,特別是機械業在數位製造的解決方案。

然而,這種由多方組成的聯盟會面臨新的挑戰―如何讓各方積極參與,並在複雜的議題上取得共識以制訂重要的議程(agenda)與後續的執行策略。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利害關係人各自有一套思維與看重的題目,產官學研幾乎都有自己的語言與做事的模式。況且,利害關係人之間若不具備任何連結與信任基礎,將會使有效的合作更加的困難。

因此,政策若需要透過產官學研聯盟的方式提供解決方案,應更加重視如何鼓勵各方利害關係人合作與建立共識的機制與策略。為此,本文藉由分析長期觀察的歐盟科研政策的公私夥伴關係,深入討論其中一個關鍵的工具―「策略研究議程」(Strategic Research Agenda, SRA,注1)。透過制訂與執行這本公開文件,歐盟執委會藉此匯聚特定領域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共識,聯合各方利害關係人的研究議程並聚焦於優先性高的研發議題。

這樣的模式,逐步在歐洲各國應用與展開,當然包括數位轉型議題。例如:各地區產業專業化與數位化(smart socialization)及德國未來製造。本文最後將以德國未來製造2030議題的運作,進一步說明SRA如何更深化的落實,並分析當中值得參酌的重點。

策略研究議程SRA未來製造2030產官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數位轉型製造業產業政策研發優先領域國際合作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