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建置國產酒精汽油產業供應鏈之可行策略與效益評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建置國產酒精汽油產業供應鏈之可行策略與效益評估

蘇美惠  (2012/12/10)    《台經月刊第35卷第12期》

生質酒精是由碳基生質原料轉化而得,最常被用來作為汽車燃料替代品(燃料酒精)、辛烷值促進劑及運輸部門汽油混合添加物;酒精汽油即為利用生質酒精與汽油進行摻配之油品,在國外行之有年,推動中國家相當多,有已開發國家也有開發中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西和美國,亞洲則以泰國最為積極。在政府政策支持下2011年全球燃料酒精產量已1.1億公(F. O. Lichts, 2012),約占全球生質燃84%,替8%汽油使用量,其中巴西取50%、美9%、中2%及歐1%(REN21, 2011)2011年國際能源總署報告更指出,預2050年生質燃料將占全球運輸燃料市場27%,顯示生質燃料中長期發展趨勢已然確立。

目前第一代生質酒精生產技術已相當成熟,使用的料源以甘蔗、甜菜、玉米、小麥、木薯等為主;根F. O. Lichts機構統計2011年全球使用穀物作為燃料酒精料源已達全球穀物總消費8%,其中美國玉米作為酒精料源比重更45%,也因此對於生質燃料的發展近年來出現許多爭議,包含與糧爭地及雨林開墾。然而,這些議題在台灣都不存在,台灣目前一年兩期休耕的土地面積高21萬公頃,政府每年編列超過新台100億元補貼農民休耕;其中一年兩期長期休耕的土地更高60,000公頃,在思考如何讓這些土地活化利用時,生質酒精能源作物不失為其中選項之一。

從目前導入酒精汽油國家來看(1),巴西為最早推動國家,添加比例亦最高,所有汽油強制添18~25%,其他國家則以添5~10%E5~E10)為最多。台灣一年汽油消費量約1,000萬公秉,若能推動添5%酒精汽油,一年即50萬公秉生質酒精市場規模。但生質酒精產業的發展牽涉層面甚廣,除政策目標確立與政策工具導入外,尚包含料源供應、酒精產製、油品配銷體系調整與車輛適用性等產業供應鏈規劃與建置。因此,本文將先從台灣生質酒精產業化發展潛力進行分析,以提出可行推動策略及對國家總體效益評估。

 

1  國際上導入酒精汽油混合比例一覽表

 

台灣生質酒精產業化發展潛力分析

(一)本土酒精能源作物料源篩選評估

Su et al.(2012)曾就甘蔗、甜高粱、玉米與甘藷等四種可行能源作物,從生命週期評估(LCA)進行能源平衡、環境效益及成本效益評估,研究結果發現,國產甘蔗酒精在這三項指標表現皆為最佳。以甘蔗酒精能源使用效率而言,投1單位能源可產4.5單位能源;與汽油排放量相較,甘蔗酒精溫室氣體減量效益可67%,換言之,使用一公升甘蔗酒精替代相同能量下的汽油,約可減1.57公斤的二氧化碳。至於生產成本若不考慮利潤,使用蔗農甘蔗產製酒精每公升約新台26.14元,台糖以大面積粗放種植甘蔗產製酒精成本則29.09元;假如政府利用現有休耕給付制度每期作每公45,000元,鼓勵農民種植甘蔗能源作物,在優先保障蔗農年淨收益可以與稻農收12.5萬相當下,自產甘蔗酒精出廠價每公升32.5元,此一價格與目前中油進口燃料酒精價37.2元相比,已具備競爭力。

(二)料源可供應性

第一代生質酒精料源需有足夠土地資源供利用,至於屬於第二代生產技術的纖維酒精,則可利用農林殘留物、使用邊際土地種植多年生草類作物或林木供應料源。台灣目前一年兩期單一期作休耕的土地面積高21萬公頃,雖然適度的讓土地休養生息有其必要性,但我國雙期作長期休耕的土地即高60,000公頃,其54%又集中於中南部地區(1)。另外,位於雲彰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土地亦0.7萬公頃、目前台糖契作蔗田0.1萬公頃,以及台糖自營蔗田0.7萬公頃等,這些土地資源皆為推廣能源作物種植良好來源。此外,作物收穫後之農業廢棄物,則可作為纖維酒精所需的料源;以我國主要種植作物之農業廢棄物,如稻稈、玉米稈、香蕉假莖,及甘蔗壓榨後之蔗渣等,推估用於生產纖維酒精約可年42萬公秉;這些料65%亦分布於中南部地區(1)。

 

1  我國生質酒精潛在料源分布區域圖

 

假設將上述這些可利用土地(21萬公頃休耕地)全數用於推廣甘蔗能源作物,則國內生質酒精最大潛能一年約可生177萬公秉甘蔗酒精,未來纖維酒精技術加入後,可進一步將蔗渣與稻稈納入使用,酒精年產更可提升237萬公秉。但若以實際最易執行方案來看,利80%中南部雙期連休之休耕地、台糖自耕與約耕蔗田,即可供應年20萬公秉甘蔗酒精,纖維酒精技術加入後,供應量更可提升50萬公秉。因此,國內本土料源已可支持我國推E3~E10所需生質料源。

(三)農場腹地與酒精工廠最適場址

目前國際上一座商業化具規模經濟的第一代酒精工廠年產量10萬公秉,但由於生質物具備蓬鬆、體積大特色,使得運費為影響生產成本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農場腹地與酒精工廠取得適當運輸距離,便顯得相當重要Robert D.Anthony F.(2002)曾依酒精工廠規模每日所需進料量、玉米種植密度、單位面積出售作物之比例、無法收成區域與儲運過程之耗損比例等因素,推估一座年10萬公秉纖維酒精工廠,玉米稈收集最適運距37.8公里;左峻德(2007)從甘蔗搬運費用推估台糖公2006~2007年期各糖廠原料平均運距,虎尾廠28.27公里、南靖廠與善化廠則約27.3926.23公里。

生質酒精E3至E10汽油甘蔗能源作物能源轉型台糖酒精工廠燃料市場環境效益農村經濟政府補助供應鏈整合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