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論壇】美中競爭的戰略與戰術問題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24/04/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4期》
中國較能以戰略指導戰術
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羅奇(Stephen S. Roach)撰文說,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都是美國用戰術(Tactics)和中國的戰略(Strategy)在鬥爭,而戰術不足以彌補戰略思維的不足,因此他認為華盛頓當局應該要重視戰略的問題(S. S. Roach, 2023)。戰術和戰略的差別也許大家的看法不全相同,但大致說來戰術多指取得短期局部勝利的方法,而戰略則是較由長期和整體目標及考量來引導與協調各種戰術的原則。偏重戰術和缺乏戰略思考的一種可能危險就是常有人說的,可能打贏一場戰役卻輸掉整個戰爭(Win a battle but lose the war)。美國在對中國的貿易爭議中很可能較沒有戰略思考和規劃因而需要改善,但這也不表示較有戰略的中國一定占優勢而不必改善其做法。
中共一向極有戰略思維。大家很熟悉的「統戰」一詞即是「統一戰線」,也就是各個戰線都朝同一個目標去發揮。中國很多政策都常先以一個字數不多的口號如「抓大放小」做指示,再據以研擬更細節的政策。在中央集權及思想控制的體制下,這方法可以領導各部門的實際做法或戰術大致因符合上層的戰略目標而達到較不相衝突、較有整體力量、以及較高效率的結果。
美國的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使某些戰術或政策不相一致
而美國作為民主及自由經濟的國家,即使權力很大的總統有其戰略思考和目標,很多個別政策仍會受國會、輿論和利益團體的牽制而不能相互配合。民間的各種決策更常是站在私人利益而不管國家戰略。多年前美國一些大企業的領導者接受訪談時即說,戰略和國家利益是華盛頓那些人的事,企業只要管自己的利益(Prestowitz, 2005)。所以美國即使總統或政府有個戰略,政府和民間仍可能有很多做法不符合這個戰略。這就可能使美國在國際競爭上不像集權國家那麼有效率,那麼能發揮國家整體的力量。
美國領導者宜有更明確的戰略
現實上美國領導者或政府也常缺乏一個明確而能指導各種戰術一體運作的戰略甚至戰略目標。例如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許是很多人喜歡的目標,但每個人對Great是什麼意思卻可能有不同的解釋。曾有人說美國因為善良所以偉大,但有不少人可能以為偉大是要人人發大財。就國際經濟層面而言,一個偉大的美國之目標可能單純是要世界經濟更好,或是美國要更積極領導和幫助世界變更好,也可能是美國只要把自己孤立出來只求自己好。這戰略目標若不明確,各項戰術或具體做法就難有一致的目標來相互配合而不衝突。若目標就是要世界更好,那還需要進一步釐清更好是什麼意思,以及要怎麼做才能更好。若目標是要美國自己好,也要弄清楚成長、就業、安定和分配等重要目的不一致時要如何選擇。何況現實上經濟學或其他科學都沒有能力由簡單的戰略目標導出大家一致同意的可行戰術。
美中競爭、戰略與戰術、經濟制裁、不公平貿易、集權與民主、國際秩序、全球影響力、國家目標、經濟戰略、貿易政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