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永續轉型綠色城市的下一步
陳淑嬌 (2024/03/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3期》
城市以獨有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人文特色為基礎,透過在產業政策、技術創新,以及人們食衣住行生活中的各種具體措施,在實現綠色城市永續思惟的同時,也突顯其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綠色城市的下一步,除了致力於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也在綠色城市政策中,積極融入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朝強化減碳措施、零碳清淨運輸、智慧綠建築、城市生活轉型等面向持續精進努力。
鑒於氣候變遷對地球環境、人類生活和國家安全的威脅愈來愈大且急迫,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並多以永續轉型為最終目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人居署(UN Habitat)也於2011年報告中指出,都市的快速發展已使各國在公共衛生、交通系統等公共設施上產生巨大的供給壓力,都市生態系統的負荷量急遽增加,氣候變遷與都市化的交互影響,使全球自然環境、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等倍受威脅。為減緩城市基礎建設供給面臨的壓力與避免氣候變遷造成嚴重衝擊,城市應朝綠色城市轉型,而綠色城市的概念則是指在城市設計、發展及管理等面向上,致力於提高環境永續和生活質量的城市。
綠色城市具有環保基礎設施、綠色空間、永續交通系統、廢物管理和再循環、水資源管理、社區參與和教育等特色。全球知名的綠色城市如丹麥哥本哈根,以其豐富的自行車道、風力發電和城市綠化而聞名。
城市的綠色轉型 邁向淨零排放的領頭羊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雖已協助城市擘劃發展藍圖,且在各國政府還未積極採取行動之前,近百個城市組成的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注1),在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中即指出,城市是邁向淨零排放的領頭羊,有超過一半以上的C40成員,皆積極採取超前於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的行動,可見在國際上,城市的執行實踐已遠超過國家的層級。
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的參與城市正積極採取變革性行動,例如減少城市的溫室氣體(GHG)排放並改善空氣品質行動(圖1),其中,北美洲於2015~202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14%;拉丁美洲在2022年朝向零排放公車努力,如巴西聖保羅市禁止在該市採購新的柴油公交車等;2022年南非開普敦開始實施供水系統效率的改進,以降低供水風險;2015~2022年間在城市努力下,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達9%;2015~2021年期間的中東亞洲,也因為PM2.5濃度的降低,而使空氣品質得到改善;印度德里於2022年增加了綠地和城市樹冠的覆蓋,用以降低城市高溫風險,目前已是印度人均綠地面積最大的城市。
圖1 C40城市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改善空氣品質採取的變革行動

資料來源:C40 Annual Report 2022, 2023/03。
綠色城市發展、永續轉型、智慧交通、再生能源、淨零碳排、碳捕捉技術、能源效率提升、氣候變遷應對、城市規劃、綠色建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