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如何藉著APEC擴大我國對外科技創新連結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如何藉著APEC擴大我國對外科技創新連結

錢思敏  (2014/08/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8期》

   在各國區域經濟整合在拉幫結派似的成形下,各種區域經濟組織,尤其是東協國家間成功的整合後,讓外界看到東(ASEAN)市場集合起來的潛力與不可小覷的力量,各國雙邊談判便紛紛開始不斷地加快進程,我國在區域經濟整合中自然不想孤單一人。然而在加入任何的區域經濟組織之前,無論TPPRCEP等,不能只憑外交的單一力量,而是需要深化與各國各種層面往來互動之關係。

   簡單來說,台灣現況是尚未與其他國家建立起深化關係,彼此均不了解,要進行雙邊談判根本是緣木求魚:一方面,我們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去鋪陳論述與我國簽訂FTA對雙方之好處,顯然就感受面來說,其他國家對與我國簽FTA的動機不強;二方面,正因為對彼此不了解,不知如何建立或深化何種關係,對於積極進行雙邊洽談的意願與急迫性並不高。

   因此,我國必須要形塑經貿整合的急迫性,營造合作雙贏的氛圍。這種氛圍的建立未必僅是政治表象的top-down,也可以是由各個層面與各種組織開始發動,包括政府各部門及民間力量,建立bottom-up模式。因此除了外交的力量,我國必須有更多實質層面的接觸、了解與交流,不單是點的接觸,而是延伸到線,以達到全面性的廣度為目標。

 

APEC論述

   除了既有的外交路線之外,我國尚可以藉由現有資源與管道進行更多深化的交流,與各國進行點線面的接觸。盤點我國目前所參與之國際組織,除了WTO外,較具有更多領域與層面深化的組織,例如APEC(亞太經合會)、亞洲開發銀(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等。比APEC,亞洲開發銀行共67個成員國,來自於南亞、中亞、西亞、東亞、東南亞及環太平洋地區,並且分地區討論不同區域所關切的重要議題,例如:東南亞區域部下設有能源、運輸、通信、都市發展和水資源、環境、天然資源與農業、人力和社會發展、公共管理、財務與貿易等主軸議題。由於亞洲開發銀行為中央銀行主導參與的國際組織,其下之部門議題領域雖然並非全為中央銀行主管之業務範圍,然現階段似乎並無國內其他部會或組織有所參與。

   APEC目前有亞洲與太平洋地21個經濟體參與,是我國參與重要性極高的一個國際組織,除了因為參與21個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發展居重要的地位之外,我國還可以藉APEC領袖會議等最高層級的會議,以非正式的方式與其他國家領袖進行深度的對話與交流,對我國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國際場合。此外,除了領袖會議,尚有資深官員會議、部長會議等較高層級的會議,接下來的小組會議則有各相關部會參與,我國高階官員也會視議題領域來決定出席與否,都是台灣得以接觸其他國家官員的重要場合。

   APEC目標為推動「貿易與投資自由化、貿易與投資便捷化,以及經濟與技術合(ECOTECH)」等三大重點,因此設有產業對(dialogues)、論(fora)、工作小(working group)、政策夥伴關(policy partnership)及次級委員會與專家小組及特殊任務小組等組織,每個組織根據其所關切的重點,例如:能源、農業、健康、災害預防、運輸及交通等領域定期進行討論,共謀解決之道。

APEC科技創新PPSTI區域經濟整合技術輸出科技外交研發合作東協市場創新政策國際產學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