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COVID-19下中國早期投資的發展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COVID-19下中國早期投資的發展

劉聖元  (2020/11/06)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1期》

武漢肺炎發展下的中國早期市場

根據騰訊疫情即時追蹤數據,截至2020年9月28日止,中國累計確診人數共90,993人,累計已有85,865人治癒成功。在疫情期間,為有效阻絕病毒的傳播,各地實施嚴格的社交距離管制,公司企業加強防疫措施實行居家上班(Work From Home),民眾也紛紛減少消費意願,頓時經濟狀況面臨停擺。

在艱困時期,中國早期投資市場在疫情的資本寒冬下受創,新創企業營運上遭遇困難。在消費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產品與服務不易順利打入市場,資金面臨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疫情階段早期投資人的投資態度也趨於保守,2020年上半年新創企業的投資件數均下滑,第一季投資件數更創下近年新低。

由於股權投資流程難以線上數位化方式進行,以及投資人所募資的基金縮水,在實體活動停擺下迫使投資週期被迫拉長,使早期投資市場的熱度減緩。根據清科私募通資料統計,中國2020年第一季早期投資市場共新募得13支基金,募資總額為人民幣27.05億元,募資基金數量較同期減少41.0%,募資金額較同期減少28.6%。2020年第一季早期投資共有15筆成功退場的案例,較上年同期大幅銳減68.8%。

中國早期市場從2018年第二季熱度達到最高(當期受到螞蟻金服募資C輪140億美元巨額投資拉升影響)後逐季下滑(附圖),在市場低迷、早期資金投資項目減少下,疫情的打擊無疑是雪上加霜。

 

附圖   中國早期市場投資概況

 

所幸,在險峻的環境下所淬鍊出的企業體質一般都較為強健,除了證明能夠在自身營運狀況得以度過資本寒冬外,甚至還能調整商業模式以在疫情中取得利基。

在2020年上半年期間,因疫情使得傳統實體商店業績大幅下滑,而防疫用品與軟體產業卻逆勢突破,遠端視訊、雲端的需求暴增,加速企業的數位轉型,相關科技技術廠商受惠而成長,美國科技五哥FANNG更是股價一路飆漲創下新高,同樣的,掌握防疫相關技術的新創企業也有爆發性增長。


發揮防疫能量的新創企業

科技的進步得以提升人類福祉,新穎科技的應用在疫情期間證實有良好的成效。不管是以社交軟體提供即時性正確的公衛知識,還是以高科技協助醫生更快診斷病例,都說明現代生活中有更強大的防疫工具可以使用。

而近期火熱的人工智慧技術更是在防疫措施上,展現了其價值所在。人工智慧在醫療業有許多廣泛且深入的應用,也因此在防疫的各個環節都少不了它。從疫情爆發的各階段來看,在疫情爆發前,如果有辦法預先判定哪些地方可能會有疫情的大規模感染,那在公共衛生上將可讓傷害降到最小。

若更進一步要避免群聚感染的發生,正確且即時性的公共衛生安全知識十分重要。此外,科技也可阻絕假消息的快速散播,使社會建立起良好的防疫體系。最後是對於確診病患,醫院該如何安排最適人力、有限的醫療器材該如何分配,以及該用什麼藥物治癒病患、是否存在更有效的疫苗藥物?上述難題都能藉由AI來解決痛點。

COVID-19早期投資新創企業防疫技術AI診斷資本寒冬螞蟻金服商湯科技獨角獸中國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