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韓國「8.31新房地產綜合對策」對經濟之影響
陳志強 (2005/11/07) 《台經月刊第28卷第11期》
韓國總統盧武鉉自2004年2月分執政以來,雖已先後施行多次抑制房地產飆漲之對策,但是這股房地產市場投機風潮非但沒被遏阻,反而變換出更多的花樣,韓國國內房地產價格依然持續攀升。據韓國建設交通部的最新統計,今年前7個月在韓國政府嚴密監控下,原本房價就已居高不下的韓國首都—首爾市與其臨近地區的房地產價,又分別較去年同期上漲7.7%和6.6%。其中首爾市的衛星城市—盆塘地區房價漲幅更高達28.9%,新行政首都所在地忠清南道燕岐郡一帶的土地價格亦上漲了14.45%,而且這一波房地產漲勢還不斷向全國各地擴散。另據韓國行政自治部今年7月1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指出,截至2004年底為止,韓國排名前1%地主所持有之土地面積達89億2,940萬坪(2萬9,467平方公里),約是首爾市土地面積之48.7倍,占韓國全國總個人持有土地面積之51.5%;而排名前5%之地主所持有之個人土地面積更高達173億3,390萬坪(5萬7,218平方公里),約是首爾市土地面積之78.5倍,占韓國全國總個人持有土地面積之82.7%,顯示目前韓國土地資源仍操控在少數人手中,極易助漲房地產市場投機、炒作之風潮。
面對此一問題,韓國政府表示,如果不能即時遏阻房地產市場日益猖獗的投機行為,不但會使韓國國民對政府政策喪失信心,嚴重損傷韓國政府的執政權威,同時,房地產市場投機行為也將威脅住宅市場供需之穩定,導致一般社會大眾難以實現住的基本需求,且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資源不斷投入房地產部門,將造成國家寶貴資源配置嚴重扭曲,企業還必須提高工資,以解決勞工住的問題,將嚴重削弱企業競爭力,並降低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加劇社會矛盾和不安,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市場泡沫化一旦破滅,將使得韓國金融機構好不容易才逐漸打消之不良債權再度急速增加,動搖國民經濟基礎,這些都會對韓國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巨大的危害,恐有重蹈1990年代初期日本因資產泡沫化破滅而致經濟長期陷入衰退之覆轍。
因此,在汲取過去多次施行遏阻房地產市場投機對策失敗的教訓之後,韓國國務副總理兼財政經濟部長韓洙(Han Duck Soo)所率領的財經執政團隊歷經近3個月的幕僚作業,終於在今年8月31日公布以房地產稅制改革、擴大住宅供給、滿足中低階層民眾購屋之需求,以及改善房地產交易制度為主的「8.31新房地產綜合對策」,希望能夠有效遏阻房地產市場投機、炒作風潮,將韓國國內房地產價格回歸到2003年「10.29對策」實施前的水準。
韓國「8.31新房地產綜合對策」主要內容
韓國政府實施之「8.31新房地產綜合對策」重點工作在於,更加重視政策的綜合性,涵蓋稅制、供給、交易、土地等全部相關制度之改革;更加強調政策的有效性,力求治本之策;更加注意政策的均衡性,使各項政策能夠相互照應、相輔相成,避免顧此失彼,相互抵消,儘可能減少後遺症之產生。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房地產稅制改革
堅決貫澈「因房地產投機不勞而獲的收入返還社會」的方針,透過合理的稅制改革,以打擊房地產市場投機行為。韓國財政經濟部表示,在房地產稅制改革順利執行下,預估韓國國內房地產價格平均將可下跌20%左右。
韓國房地產、8.31對策、房地產稅制改革、住宅供給、中低階層購屋需求、經濟影響、投機炒作、資產泡沫、消費者物價、經濟成長潛力
分享: